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发布会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主办,同时还介绍了2021年国内新发表物种的情况。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每年以年度名录的形式发布。本年度名录编研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分类学专家完成。
动物部分,本年度名录共收录68172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包括63886个物种、4286个种下单元,隶属于17门51纲241目1803科13517属。其中,哺乳动物687种、鸟类1445种、爬行动物552种、两栖动物548种、鱼类4969种、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55685种。
植物部分,本年度名录共收录46725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包括39188个物种、7537个种下单元,隶属于9门17纲149目542科4480属。其中,被子植物32708种、裸子植物291种、蕨类和苔藓植物5494种。
真菌部分,本年度名录共收录17173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包括16369个物种、804个种下单元,隶属于6门37纲121目351科1838属。其中,担子菌门10232种、子囊菌门5312种,其他真菌825种。
此外,本年度名录还包括:原生动物界2566个物种及种下单元,色素界2383个物种及种下单元,细菌界469个物种及种下单元,病毒805个物种及种下单元。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较2021版新增10343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其中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的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进行整体更新,共新增279个物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新增7498个物种,蛛形纲新增119个物种;植物界新增794个物种;真菌界新增1274个物种。此外,2022版新增了名录数据分级。根据数据来源、完整度和审核流程等影响数据质量因素给每个物种的名录数据进行评估分级,从低到高共分为五级,为用户应用提供参考。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历年数据量变化图
2021年,我国科学家也发现了很多新物种。
据统计,2021年国内共新发表脊椎动物95种,其中新物种80种,国家新记录种15种。包括鱼类新种15种、两栖类新种28种、爬行类新种31种和新记录种10种、鸟类国家级新记录种3种和1亚种提升为种、哺乳类新种5种和新记录种2种。哺乳类新增物种全部属于小型动物类群。两栖类新增物种集中于无尾目,爬行类集中于有鳞目,累计占其新增物种总数的97%。本次新增物种的分布涉及30个省区市,其中云南32种、四川11种、广西10种、西藏7种、广东和台湾均6种,累计占比超新增物种总数的77%。
昆虫是地球上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生物类群,每年有大量物种被描述和发现。发布会总结了2021年度发表的中国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直翅目等33个目的新分类单元。2021年中国共发表昆虫新分类单元1633个,包括57个新属、2个新亚属、1574个新种及种下阶元。云南省是中国新物种发现的热点地区,新物种数量占全国的30%。
蛛形纲包括蜘蛛目、蜱螨目,是中国仅次于昆虫、植物、菌物的第四大生物类群。2021年,304位中外分类学者发表了源于81个国家的47新属928新种,包括来自中国的266新种。国内学者2021年发表蜘蛛新种的贡献率占全球新物种的34%,共发表了缅甸、肯尼亚等14个国家的54个新种。在全球发表新种最多的前30位学者中有8位是中国人。
2021年国内共发表高等植物新分类群342个,其中新科1个,新属11个,新种289个;发表国家级新记录62个。新发表的物种属于被子植物(253个新物种)、蕨类植物(22个新物种)、苔类(5个新物种)等大类群;其中76个物种在发表时依据IUCN标准被评估处于受威胁的状态。云南、西藏、四川、广西等西南4省区发表新物种最多,台湾、海南、云南、浙江和广东等省区发现物种密度最高。2021年中国高等植物净新增364个分类群,230个高等植物名称发生变动。
2021年度,中国学者在菌物分类学研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果,380位中国学者参与发表了1124个菌物新名称,占全球新名称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全球共发表菌物新名称3734个)。本年度发表的菌物新物种来自世界101个国家和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是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地区,而中国是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国家,共发现756种,占全球的30%。长江以南地区是我国新物种发现的热点地区,云南省发现了248种菌物新物种,为国内之最。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收录了以下生物类群(物种数, 种下单元数):
【动物界】: 环节动物门(488,20)、节肢动物门(50061,2335)、腕足动物门(8,0)、苔藓动物门(197,0)、脊索动物门(8201,1864)、刺胞动物门(1515,6)、棘皮动物门(588,9)、螠虫动物门(11,0)、内肛动物门(8,0)、半索动物门(7,0)、软体动物门(2301,44)、粘体动物门(39,0)、线虫动物门(192,0)、纽形动物门(58,0)、帚虫动物门(4,0)、多孔动物门(165,7)、星虫动物门(43,1)。其中,脊索动物门包括辐鳍鱼纲(4709,97)、软骨鱼纲(240,1)、两栖纲(548,0)、鸟纲(1445,1766)、狭心纲(4,0)、哺乳纲(687,0)、盲鳗纲(13,0)、七鳃鳗纲(3,0)、爬行纲(552,0)。
【细菌界】: 放线菌门(45,0)、拟杆菌门(30,0)、绿细菌门(1,0)、蓝细菌门(158,5)、厚壁菌门(48,0)、变形菌门(181,1)。
【色素界】: 硅藻门(1245,405)、卵菌门(421,0)、双环菌门(12,0)、褐藻门(292,8)。
【真菌界】: 子囊菌门(5312,480)、担子菌门(10232,316)、壶菌门(77,0)、球囊菌门(217,0)、接合菌门(515,8)、归属待定(16,0)。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32708,6909)、角苔门(27,0)、真藓门(2006,154)、绿藻门(199,18)、裸子植物门(291,118)、石松门(165,4)、地钱门(1081,94)、蕨类植物门(2215,228)、红藻门(496,12)。
【原生动物界】: 变形虫门(1205,2)、丝足虫门(6,0)、领鞭毛虫门(2,0)、纤毛门(497,1)、双鞭毛虫门(253,50)、渗养门(3,0)、放射虫门(537,10)。
【病毒】: 双链DNA病毒(368,27)、双链RNA病毒(35,26)、单股负链RNA病毒(51,12)、单股正链RNA病毒(131,56)、逆转录病毒DNA或RNA(5,0)、反转录病毒(25,9)、单链DNA病毒(36,20)、类病毒(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