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智能制造产业园区规划需要注意的事项

来源:  时间:2020-08-18  点击:93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制造业也必然向信息化、智能化阶段发展。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不仅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也让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如今,我国大多数城市纷纷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但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制造业也必然向信息化、智能化阶段发展。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不仅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也让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如今,我国大多数城市纷纷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但智能制造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部署智能制造,首先要了解这是个什么园区种类。智能制造产业园区是指生产过程采取智能制造模式的园区,其以“园区+互联网”为理念,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与制造活动各个环节相融合,对各项设施、服务进行升级,而不管它生产什么产品。通俗说,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就是高配版、智能化、科技化,管理成本更低,生产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制造类园区。由于产业园区普遍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因此,做好产业,才能使后续的招商运营更好地开展,避免空置等问题。

 

各地为了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在智能制造链条上诞生了大量的产业园区,孕育了一大批智能制造产业链企业。这些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已经成为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重要承载地和孵化器。为了兼具样本的广泛性和科学性,《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发展趋势报告(2019)》在园区样本选择上,涉及带有“智能制造”名称的所有产业园区,共得到园区样本537个。

长三角地区产业园数量最多

从地区分布来看,中国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大部分集中在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中部地区、环渤海地区(未计入辽宁)以及西南地区五大区域。

在环渤海地区,北京和山东撑起了大部分份额,河北省存在感依旧不强;长三角地区的智能制造产业最为发达,相关园区的数量达152家,占比达28.3%,其中南京、上海、杭州的园区数量位列长三角城市前三甲;在传统制造业重地珠三角地区,广东以一省之力获得10.9%占比,其中广州和深圳贡献了一半份额。

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园分布呈现出两条纵贯南北的产业带,连接了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重要制造业城市,形成了中国的“智带”。“智带”链接的核心城市,也将成为未来中国智能制造领域的排头兵。

那么在进行智能产业园区规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1、适应性

一个地区能否构建智能产业园区,关键要从区域区位、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产业基础、政策规划、创新能力等维度来衡量发展智能产业园区的适用性。

我国工业化在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工业1.0、2.0、3.0、4.0将在各地区长期并存。工业1.0机械化,工业2.0电气化、半自动化(用硬件控制),工业3.0信息化即数字化网络化,少人或无人自动化,工业4.0即智能化(引入人工智能)。这是一个技术与工业发展的过程,不能割裂,也不能跳过。

不同智能产品(服务)具有技术密集度差异,不同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不同项目的投资规模与回收周期也有区别。智能产业园区需要根据园区发展战略来选择智能产业(或服务)、主题、企业和项目,而园区的发展战略受制于区域发展战略、园区开发运营主体的发展战略。

 

2、系统性

产业园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生态系统,也是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里面的子系统,因此,产业园区规划需要有系统思维。

第一,需要有产业系统思维。一个园区,如果占地空间比较大,适合引进多种产业,需要明确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布局在园区,关联产业可以布局在园区里面或者周边。一个园区,如果是引进一种产业的专业园区,则需要明确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如果一个园区只有一个企业,譬如华为的欧洲小镇,则需要明确园区产业、城市与资本的系统之间的协同。

第二,要有区域系统思维。园区的产业系统需要与周边区域的产业系统协同发展。处于上中下游的同一纵向价值链的不同园区,考虑产业对接,共享资源与市场。处于横向的相关联产业的不同园区,考虑产业错位发展,共享资源与市场。园区的还需满足上位政策规划的要求,在满足上位政策规划要求的基础上,再细分产业、领域、项目的规划发展。

第三,要有战略系统思维。产业园区是比较完整的产业生态,需要开发运营主体具有较大运营体量、足够“自持运营”能力,这又需要园区开发运营主体制定很好的开发运营战略。

3、创新性

智能产业园区规划的创新性推进规划质量进入新层次,园区主题、招商方式、运营服务以及政策制度的制定都可以进行创新。园区主题的提炼需要精简,定位瞄准细分领域,实行差异化经营;园区招商需要与产业规划无缝对接,需要对目标产业与企业深入了解,建立项目库。招商还可以联合入园企业、行业协会与政府机构,利用企业网络拓展招商资源,实现产业联盟招商。

产业园区需要培育企业成长、培育园区未来的现金流。智能产业园区入驻企业的更多是新生企业,更需要各种培育服务。服务创新提高园区可持续竞争优势。

智能制造产业园的优势在于其可构建集“科技研发+产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推广应用”于一体的服务体系,并且能提供风投、融资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迅速转型,抢占大时代变革的先机。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不仅激发了业内外资金的投资热情,也使得各地形成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区的热潮。目前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争相抢占的科技、经济制高点,中国制造业应立足长远,为未来的智能经济竞争做战略布局。

上一篇:开发区总体规划通过论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明确发展蓝图
下一篇:规划引领 产业支撑 项目带动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