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赣州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20-03-18  点击:931
赣州市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赣州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把握大数据产业所带来的时代机遇,尽快培育发展大数据产业,加快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对促进赣州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推动赣州市工业升级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大数据是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正在对产业生产方式、运行模式、生态体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先后出台《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一系列行业大数据开发利用规划文件,对大数据产业发展进行部署,加快建设“数据强国”。
 
赣州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目前,赣州市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赣州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把握大数据产业所带来的时代机遇,尽快培育发展大数据产业,加快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对促进赣州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推动赣州市工业升级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江西省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江西省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江西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实施细则》等省级文件,以及《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赣州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9-2023年)》、《关于加快我市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市级文件对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要求,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赣州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9-2023年)》的分项规划,规划期为2019年至2023年。
 
目录
 
序言.................................................................................................... 2
 
一、发展形势与基础........................................................................ 8
 
(一)发展形势.......................................................................... 8
 
1、大数据成为发展新动力................................................... 8
 
2、大数据成为重塑竞争优势的新机遇............................... 8
 
3、大数据成为提升治理能力的新途径............................... 8
 
4、大数据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9
 
5、国家和兄弟省市积极布局大数据产业........................... 9
 
(二)基础条件........................................................................ 10
 
1、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10
 
2、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11
 
3、数据资源建设初见成效................................................. 11
 
4、“两化融合”深入推进................................................. 12
 
5、信息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12
 
6、政务民生应用效果显著................................................. 13
 
7、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14
 
(三)发展机遇........................................................................ 14
 
1、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为大数据产业创造有利条件..... 14
 
2、转型升级为大数据产业提供关键契机......................... 15
 
3、产业梯度转移趋势带来市场空间................................. 15
 
4、振兴苏区为大数据产业提供战略机遇......................... 16
 
(四)面临挑战........................................................................ 16
 
1、思维认识和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16
 
2、大数据支撑基础和服务能力薄弱................................. 17
 
3、产业规模小和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 17
 
4、大数据产业生态有待完善............................................. 17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9
 
(一)指导思想........................................................................ 19
 
(二)发展定位........................................................................ 19
 
1、大数据产业发展定位..................................................... 19
 
2、大数据产业布局............................................................. 19
 
(三)发展原则........................................................................ 21
 
1、政府主导,培育市场..................................................... 21
 
2、统筹推进,重点突破..................................................... 22
 
3、全球视野,创新驱动..................................................... 22
 
4、应用牵引,产用结合..................................................... 22
 
5、规范有序,保障安全..................................................... 22
 
(四)发展目标........................................................................ 23
 
1、总体目标......................................................................... 23
 
2、阶段目标......................................................................... 25
 
三、主要任务.................................................................................. 27
 
(一)加强战略研究与技术研发............................................ 27
 
1、大数据战略研究............................................................. 27
 
2、大数据综合技术研究..................................................... 27
 
3、大数据自主可控和惠民服务体系研究......................... 28
 
(二)加强产业发展能力建设................................................ 28
 
1、大数据存储能力建设..................................................... 28
 
2、云计算服务能力建设..................................................... 29
 
3、大数据开放服务能力建设............................................. 29
 
4、大数据硬件基础建设..................................................... 29
 
5、大数据软件基础建设..................................................... 31
 
6、大数据技术服务能力建设............................................. 32
 
(三)发展赣州特色行业大数据............................................ 33
 
1、健康医疗大数据............................................................. 34
 
2、汽车物流大数据............................................................. 35
 
3、原材料大数据................................................................. 36
 
4、家具大数据..................................................................... 37
 
5、政务民生大数据............................................................. 37
 
(四)推动大数据与关联产业协同发展................................ 39
 
1、大数据+云计算............................................................... 39
 
2、大数据+物联网............................................................... 41
 
3、大数据+人工智能........................................................... 42
 
四、重点工程.................................................................................. 43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大数据产业规模化发展.... 43
 
1、贯彻落实国家宽带中国战略......................................... 43
 
2、推动物联网应用............................................................. 43
 
3、统筹布局云计算数据中心............................................. 44
 
(二)推动数据资源集聚开放,提升资源要素支撑能力.... 45
 
1、加快数据集聚平台建设................................................. 45
 
2、加快数据资源汇集......................................................... 45
 
3、建立数据资源管理与开放共享机制............................. 46
 
(三)深化大数据行业应用,支撑智慧赣州建设................ 46
 
1.开展重点行业应用示范................................................. 46
 
2.强化行业大数据服务对接............................................. 47
 
3.综合运用5G扩展大数据行业应用空间....................... 47
 
(四)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49
 
1、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49
 
2、健全产业公共服务体系................................................. 49
 
(五)注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50
 
1、支持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创新......................................... 50
 
2、大力发展大数据创新创业............................................. 50
 
(六)加强人力资源供给,提高产业发展层级.................... 51
 
1、加强本地人才培养......................................................... 51
 
2、引进大数据相关人才..................................................... 51
 
3、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52
 
(七)加快内外双市场开拓,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53
 
1、加快内部市场开放......................................................... 53
 
2、强化跨区域市场拓展..................................................... 53
 
五、产业载体建设.......................................................................... 55
 
(一)空间布局........................................................................ 55
 
(二)实施路径........................................................................ 56
 
六、保障措施.................................................................................. 60
 
(一)加强组织协调机制建设................................................ 60
 
(二)营造良好产业政策环境................................................ 61
 
(三)促进投融资改革与创新................................................ 62
 
(四)加强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 63
 
(五)建立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64
 
附件1 赣州市县区大数据开发指南(基于中央部委对口支援) 66
 
附件2 赣州市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分年度实施方案................. 67
 
附件3 赣州市“一核四区”发展重点及招商引资建议............. 72
 
1、蓉江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重点及建议招商企业......... 72
 
2、章贡数据应用和数据安全创新区建议招引企业......... 72
 
3、赣县冶金业大数据应用创新区建议招引企业............. 73
 
4、经开金融服务业与智能制造创新区建议招引企业..... 73
 
5、南康数字商贸与智慧服务功能区建议招引企业......... 73
 
6、招商路径建议................................................................. 74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速推动大数据汇聚共享、深化大数据融合应用、提升大数据技术产业支撑能力、增强大数据安全保障,打造资源富集、应用繁荣、产业进步、治理有序的大数据生态体系,推动大数据与经济社会全面深度融合,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定位
1、大数据产业发展定位
赣州大数据产业发展定位依托赣州市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坚持产业集聚化、特色化发展,推动赣州市建成国内知名的大数据创新高地和服务门户,努力建设“云上虔城,数据红谷”,成为辐射四省九市的区域性大数据产业集聚区。
 
2、大数据产业布局
赣州大数据产业主要围绕“一个中心、四大平台”进行布局,即: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大数据集散服务平台、融合应用示范引领平台、大数据硬件生产平台、大数据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全力构筑赣州市城市发展新优势,助推赣州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加快进蓉江新区大数据产业园二期项目赣南数据湖科创园建设,承接国家“数据援赣”【4】对口支援项目落地,运用区块链和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打造安全可信的数据环境,推动区域政务、民生、企业等各类数据资源的汇集和统一开放,建成国家重要的数据管理与服务枢纽。构建开放式的云计算应用和服务中心,开展辐射全国的大数据容灾备份服务和行业云服务。
 
——融合应用示范引领平台:依托各区县的发展基础与自然禀赋,以优势企业为主体,在数据采集、清洗、存储、挖掘、分析、可视化算法和工具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技术先进、应用广泛的行业大数据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加快推动大数据与医药大健康、稀土原材料、区块链金融、智能制造与物流、家具等行业领域的融合创新和深化应用,形成以章贡数据应用和数据安全创新区、赣县冶金业大数据应用创新区、赣州经开金融服务业与智能制造创新区和南康数字商贸与智慧服务功能区“四区”为核心的大数据融合应用示范引领平台。
 
——大数据集散服务平台:以蓉江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和章贡沙河软件园为依托,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模式研发和应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特色旅游业、商贸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向高端化、集约化发展。同时,努力将蓉江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和章贡沙河软件园打造成为承接东南沿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大数据服务外包【5】的主平台。
 
——大数据硬件生产平台:立足赣州市电子信息制造领域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禀赋,以龙南赣州市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城以及赣深高铁沿线电子信息产业带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领域高端高值环节,做强大数据相关智能硬件行业领域。面向珠三角、长三角,放眼国内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区域,积极主动探索在产业转移中与目标区域的合作机制,打造赣州市成为国内承接大数据相关智能硬件产业转移的创新标杆。
 
——大数据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借助赣州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培育大数据创业创新主体并为创业者或团队搭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为目标,依托蓉江新区大数据产业园等载体,规划建设大数据创业创新孵化园,并将其打造成为江西省乃至全国的大数据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区。
 
(三)发展原则
1、政府主导,培育市场
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相关支持政策,构建数据管理能力强、数据汇聚质量高、流通共享充分的工业大数据资源体系。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大数据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融合,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
 
2、统筹推进,重点突破
坚持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加强战略研究,加强顶层设计,对全市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进行总体规划,推进产业链各环节相互带动。以需求为牵引,选取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重点领域的应用、服务和产品重点突破。
 
3、全球视野,创新驱动
坚持开放创新思维,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吸收国际先进大数据资源管理理念,引进国内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机构和企业。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探索应用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提升创新发展水平。
 
4、应用牵引,产用结合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发展大数据的服务和应用,在医药大健康、稀土原材料、区块链金融、智能制造与物流、家具和脐橙等赣州市优势产业领域以及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赣州市经济发展关键领域开展先行先试。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发展,引导和组织企业横纵结合,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
 
5、规范有序,保障安全
坚持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建立健全大数据推进和监管体系,完善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等相关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强化产业发展监管,维护大数据市场有效性和公平性。聚焦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加强大数据安全评估和防护体系【6】建设,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7】能力,推动安全保障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四)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3年,大数据资源体系、融合体系、产业体系和治理体系基本建成,形成从数据集聚共享、数据技术产品、数据融合应用到数据治理的闭环管理、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大数据价值潜力大幅激发,成为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创新引擎。全市大数据产业产值达到35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吸纳就业人口超过2万人,数据中心机柜数达到1.2万个,支撑国家大数据产业集聚区【8】建设。
 
——数据资源高效汇聚。大数据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实现大范围、深层次的大数据集成汇聚与互通共享,成为国家重要的数据资源集散地;科学、完备、可行的数据共享流通机制基本建立,基本建成赣州特色大数据治理体系,政府大数据资源汇聚基本完成;建成较为完善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中心、制造强国产业基础大数据平台等区域基础工业数据资源平台。
 
——融合应用繁荣发展。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和城乡治理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广泛应用,算法库、知识库、模型库、参数库、专家库等大数据分析工具库基本建成,产业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应用支撑体系逐步成熟,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便捷、优质、低成本的数据服务,培育3-5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大数据解决方案供应商,数据驱动的新模式新业态全面发展。
 
——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增强。集聚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产业主体,大数据软硬件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政务领域、公共服务领域、行业应用领域应用不断深入,集大数据硬件、重点行业大数据、大数据支撑服务于一体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成;大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与应用等技术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形成一批技术先进、可满足国家和行业重大应用需求的大数据软硬件产品,数据服务类企业繁荣发展,产业支撑基础坚实,创建一批推动大数据集聚发展的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平台。
 
——治理体系保障有力。大数据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等基础环境建设不断完善,大数据自主可控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大数据安全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大数据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基本建成和加速推广。
 
2、阶段目标
(1)2019年-2020年:强化市场主体培育,要素快速聚集期
 
土地、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云计算数据中心规模集聚效应明显,成为国内一流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和国家基础信息资源战略备份基地示范,赣州市政府和社会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向云环境迁移率超过85%,本地企业入云率超过70%。数据中心机柜数达到8000个。大数据相关法规制度、产业政策等不断完善,建立赣州市大数据采集、管理、共享及应用等相关标准规范。招引、培育大数据企业不少于70家,收入超过亿元的大数据企业15家。大数据产值达到100亿元。
 
(2)2021年-2022年:扩大产业服务,应用产业创新发展期
 
完成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集聚不少于150家国内外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企业,培育年业务收入达到5亿的企业8家,2亿20家,1亿50家,支持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发展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引进大数据产业高端人才500人,形成7000名大数据产业专业人才梯队,吸纳就业人口1.8万人。大数据产值力争达到225亿元。
 
(3)2023年:产业服务普及,新业态爆发期
 
政务、民生、产业等领域的典型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大数据示范应用带动效应显著,政府治理能力、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生物制药、稀有金属新材料等支柱产业提速发展,在电商物流、红色文创、现代农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催生一批新业态。集聚大数据企业超过200家,大数据产业产值达到350亿元。

 

上一篇:软件谷规划建设13个特色园区 壮大产业集群
下一篇:西吉县规划发展“四个一”林草产业45万亩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