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湖北出台“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2年)63个适宜区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9-06-04  点击:1968
湖北省近期已出台“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2年),全省公布监利、潜江、仙桃等63个“虾稻共作、稻渔种养”适宜区(县市)。到明年,全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规模要发展到700万亩,亩均增收2000元,主要产区农药化肥施用量减少50%以上。

  5月31日从省水产局获悉,湖北省近期已出台“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2年),全省公布监利、潜江、仙桃等63个“虾稻共作、稻渔种养”适宜区(县市)。到明年,全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规模要发展到700万亩,亩均增收2000元,主要产区农药化肥施用量减少50%以上。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下游,江河、湖泊沿岸的冲积平原和丘陵地形多,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土壤肥沃。全省水稻种植面积3000多万亩,其中约1000万亩适宜开展“虾稻共作、稻渔种养”生产。到2018年末,湖北省已有虾稻共作、稻渔种养面积589万亩,位居全国第一,亩均产千斤稻、200斤水产品。此次规划出台的目标是,打造“潜江龙虾”省级核心大品牌,加快推动“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生产的优质稻米,与湖北粮油名牌“荆楚大地”深度合作,形成湖北“一虾一稻”区域公用品牌。力争到2020年,“潜江龙虾”成为全国一流的水产区域公用品牌,“荆楚大地”等湖北优质稻米品牌在高端消费市场的影响力得到提升。
 
  目前,全省正在完善“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的生产技术标准,研发集成优良品种、水稻栽培、田间改造、水肥管理、病害防治、秸秆还田、绿色防控、土壤保护等技术,形成生产技术体系。湖北省拟发布一套“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简明技术图册,便于农民学用。依托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正在研发品质优、抗倒伏、抗病虫的“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优质专用稻品种,选育小龙虾良种,支持小龙虾等加工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上一篇:汝州市要打造中国汝瓷小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下一篇:邹瑾:加快产业园区规划建设 为雅安实现绿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