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军民融合产业园规划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军民融合发展是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7-10-18  点击:3212
当今世界各个主要国家,都围绕军民融合进行了探索。

军民融合发展是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

1. 世界主要国家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当今世界各个主要国家,都围绕军民融合进行了探索。
 
         美国“军民一体化”模式是军民融合发展的一个典型,在计算机、通讯网络、航空航天等领域军用和民用已经完全融合在了一起。这方面,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波音飞机就大量采用了军用飞机的先进技术。
 
         俄罗斯军民融合的特点是“先军后民、以军带民”。俄罗斯的国防工业一度几乎要崩溃,普京上台以后,加大了国防军事投入,遏制了困难的局面,并推动军工企业向股份制、市场化改革,保持了军事技术领先的地位,因而也带动了相关经济的恢复发展。
 
         欧盟国家搞防务一体,就必须要“军民一体,多国一体”,这些国家联合起来共同研制复杂的技术装备,组建跨国公司,实现区域化的军民融合。所以,欧盟的军民融合的特点是区域化、跨国、多国一体。
 
         日本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民掩军、藏军于民”。这一特点让日本得以规避不容许搞国防军的二战战败条款,以高新技术商业开发应用保证了军事技术的领先。比如三菱重工,实际上已经成为门类齐全、潜力大、能力大、技术高的军工企业,一旦有战事,先进的武器装备就能源源不断生产出来。
 
         以色列是个小国家,但高科技很强,这个国家是“以军带民”、“全民皆兵”,你可以从这个“全民皆兵”体会到军民融合包括产业在内的高度统一。
 
2.中国军民融合发展进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军民两用”、“军民兼顾”,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举全国之力、集军民才智建立了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特别是“两弹一星”,很不容易。改革开放初期确定了十六字方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拓展了军民融合领域,之后通过实践这十六个字又发展为新的十六个字:“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两头兼顾、协调发展”。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军民融合发展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坚持富国与强军统一”的战略部署,军民融合发展站到了新的起点上。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把健全国防工业体系作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至此,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去年7月发布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
 
         党的十八以来,军民融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比如载人飞船、重载火箭、远程导弹,在航空方面的歼击机、轰炸机、武装直升机,在海军方面的航母、潜艇、驱逐舰、护卫舰、新型雷达,以及陆军方面先进的坦克、火炮等武器研制生产。另一方面,国防和科技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也大幅度提高,比如北斗卫星导航、深海探测、超高速计算机、光纤通讯、气象保障、无人机、核电、精密制造等等,其中很多是国防军事技术向民用转移,带动了经济发展。
上一篇:荆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提高城市防护能力
下一篇:深刻理解军民深度融合内涵,积极探索实现路径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