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汇总:2019年我国的产业政策知识点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9-04-30  点击:2418
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产业政策体系复杂性的体现之一是其制定主体的多元化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除政策文件以外,还有法令、条例、措施、规划、计划、纲要、意见、指南、目录、管理办法和通知等形式。

一、我国产业政策的沿革
 
1. 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的产业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中,优先支持重工业发展的宏观政策使得我国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同时也造成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
 
1978年国家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其重要内容就是解决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问题。在此基础上,“六五”时期提出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留下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七五”时期,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并指出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以消费需求结构及变化为导向。
 
2.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开始探索制定和运用产业结构政策
 
1989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明确的产业政策文件——《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对国家主要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了基本要求。1994年颁布了《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成为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总纲。1997年及以后,根据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宏观调控战略需求,国家先后颁布了多项引导和约束产业行为、推动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3. 21世纪初到2010年: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和运用逐步成熟
 
进入21世纪,我国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十五”和“十一五”规划都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列为重点目标,并发布了关于农业、工业、部分服务业的结构调整以及改革方向、重点和主要政策措施的重点专项规划。
 
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随后,又陆续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促进新兴工业化发展的指导目录(试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4. 2010年以来: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了,我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和影响。传统的投资、出口、内需这“三驾马车”出现动能不足,使得我国多年来打造的工业体系开始出现产能过剩问题。
 
产能过剩在企业层面会造成净利率降低、负债增加、应收账款增加等问题,从而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进而将风险传递到金融业。为解决投资不足、内需不振、产能过剩等问题,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充分认识经济形势与困难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扶持政策。
 
 
二、我国现行产业政策概况
 
(一)产业技术政策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
 
(二)产业布局政策
 
以国家产业布局政策为例。由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近年来,国家结合各区域具体情况出台了一些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产业布局政策。
 
(三)产业结构政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结构深刻调整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针对一些传统行业出现的产能严重过剩、结构不尽合理的情况,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衰退产业的调整援助政策。
 
在主导产业的培育政策方面,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我国于2009年陆续发布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四)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政策的目标是为了维护有效市场竞争、规范市场行为。
 
鼓励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快速发展、提高竞争力,解决企业面临的审批多、融资难、负担重、服务体系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困难等问题,为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做出贡献。
 
(五)产业金融政策
 
在产业发展中,金融发挥着重要作用,资本市场能够为企业募集资金,支持企业自身发展和转型升级。
 
 
三、我国产业政策的特点
 
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产业政策体系复杂性的体现之一是其制定主体的多元化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除政策文件以外,还有法令、条例、措施、规划、计划、纲要、意见、指南、目录、管理办法和通知等形式。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中央政府发布的正式政策、中央部门发布的正式政策、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发布的正式政策、部门决议、会议决议、领导书面批示与口头指示及专项检查、专项整顿等。
 
从实施手段看,主要是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目录指导、市场准入、项目审批、强制清理落后产能等方式进行,近年来则加入了强化问责制和组织领导等手段。
 
(一)规模化导向
 
我国产业政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重视支持大企业发展,主要表现为保护和扶持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相关政策部门往往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确定项目审批或核准条件时,偏向于大型企业,对新进入中小企业发展进行限制。
 
(二)抑制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和防止过度竞争
 
抑制产能过剩一直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对列入产能过剩行列的行业,原则上不再批准扩大产能的项目;
 
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不按规定程序审批或核准的项目,一律不得通过企业债、IPO等方式进行融资等。
 
(三)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政府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支持优势企业并购落后企业和困难企业。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了产业集中度。
 
(四)鼓励技术进步和创新
 
我国的产业技术政策也可以看作是整个国家的技术政策,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创造有利于技术进步的环境、完善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法律法规体系,鼓励创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始终是我国产业技术政策的主要内容。
 
(五)多部门联合行动及综合性行政干预措施
 
我国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以行政性直接干预措施为主,且这些行政性干预措施往往是综合性的,往往配以问责制,能较好调动多个相关部门,综合应用产业、金融、土地和环保政策,因而确实能形成强大合力,对相关行业的产业结构、布局、市场格局乃至一些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上一篇:江西省新增两个省级产业园:南昌县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鹰潭移动物联网产业园
下一篇:达拉特经济开发区综合物流园项目建设,开始征地了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