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发布轨道交通行业研究报告,报告摘要如下:
三大因素驱动城轨黄金十年,2016是城轨爆发元年。行业驱动力一:城轨建设迎来投资高峰。“十三五”期间新增运营里程从400公里/年到800公里/年,预计2020年城轨运营里程将达6618公里,“十三五”期间增加82%,CAGR 达12.84%。行业驱动力二:城轨车辆密度持续提升。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城轨车辆密度从目前的6辆/公里提升到7.2辆/公里,2020年我国城轨车辆拥有量将达4.77万辆,“十三五”期间增加128% ,CAGR 达17.92%,城轨车辆市场需求强劲。行业驱动力三: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截止2015年全国44座城市批复规划线路,总投资超2万亿,仅2016年上半年批复城轨投资就达2414亿。城轨建设的人口门槛下降有望带来城轨10年高潮,城轨建设市场容量新增101个地级市纳入城轨建设体系,带来未来5~10年内的短期投资2.8万亿元,10~20年内的长期投资7万亿元。
投融资体制改革助力城轨建设持续爆发。城轨投融资模式变革:预计2020年“轨交+PPP”模式将带来近2万亿投资。轨交投融资创新模式众多:推动城轨投资热潮。BOT、BT、TOT及PPP 模式实现轨交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根据项目的进度不同,需采用不同的投融资模式。轨交PPP 模式创新纷呈,助力轨交建设。成熟的“轨道交通+物业”模式融合推出“轨道+物业(R+P)”。
建设多层次城市轨道交通,城轨制式创新不断,有轨电车迎来发展机遇期。大运量城轨车辆:地铁和轻轨仍是主流。以地铁和轻轨为代表的城轨交通已进入平稳增长期,“十二五”末期占比下降至80%,有轨电车占比攀升至5%。中低运量城轨车辆:现代有轨电车异军突起。现代有轨电车建设投资小、成本低、回报大,而且行政审批相对简化,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建设通常只需地方政府审批即可,不需要报送到国家发改委。预计2020年有轨电车运营里程新增1000公里,市场总投资1250亿,“十三五”期间CAGR 达46.21%。其中,车辆总投资达400亿。现代有轨电车市场集中度高,国产化率达80%。70%低地板有轨电车国产化率为85%,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国产化率为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