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解读《东莞市重点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3)》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8-06-22  点击:1309
东莞将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昨日,南都记者从东莞市发改局、东莞招商创新办了解到,《东莞市重点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3)》(以下简称“规划”)即将出炉。

        东莞将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昨日,南都记者从东莞市发改局、东莞招商创新办了解到,《东莞市重点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3)》(以下简称“规划”)即将出炉。规划明确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五大领域将作为东莞布局的重点新兴领域,同时瞄准新一代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通信、智能终端、工业机器人、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高性能电池、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十大产业进行重点突破。
        在新兴产业方向的基础上,构建“一核三带十区”发展布局,打造十大产业集聚区,升级东莞市产业发展新阵列。
        根据规划,到2025年,五大新兴产业领域发展成为东莞新支柱,重点新兴产业规模年均增长18 .6%以上,总规模超过40000亿元。同时,支撑东莞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将东莞建成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中心和创新型城市。
 
1、政策解读
五大重点领域具有高发展潜力
        东莞依托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具制造等“五大支柱、四大特色”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以及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等科技创新载体的前瞻布局,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7582亿元,位居全国19名,五年来年均增长8.39%,是唯一列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地级市。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格局,东莞必须加大动能转换,对新兴产业谋篇布局,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瞄准具有基础和优势以及未来可成长为万亿级、千亿级的新兴产业,将是东莞未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五个领域均处于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被列为东莞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具有高发展潜力。
        数据显示,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基础坚实,2017年G D P占比分别为15.1%和7.8%。2017年东莞新材料产业产值约660亿元,企业超280家,在金属合金、功能玻璃、高分子复合材料、覆铜板、氮化镓衬底等方面具备产业基础。2017年东莞锂电池产业规模超400亿元,消费电子类锂电池产值占全国的25%,位居全国第二。新能源领域拥有汇嵘能源、迈科新能源、杉杉电池等骨干企业。生物医药领域拥有东阳光药业、博奥生物、三生集团等180余家生物技术企业、277家医疗器械产业企业。
到2025年信息产业产值超24000亿
        不仅如此,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连接两大科技创新区,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现已建有散裂中子源等国家大科学装置,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
        而且,东莞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和较为齐全的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在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充裕的产业空间资源,也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智能装备及其他先进制造业提供了宽阔的承载平台。
        根据规划,到2025年,五大新兴产业领域发展成为东莞新支柱,重点新兴产业规模年均增长18.6%以上,总规模超过40000亿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以机器人、智能装备为核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产值,至20 25年,分别超过240 0 0亿元、11000亿元、2000亿元、2000亿元、1000亿元。
 
2、政策
打造十大产业集聚区
        在东莞未来重点新兴产业方向的基础上,东莞还将构建“一核三带十区”发展布局,打造十大产业集聚区,升级东莞市产业发展新阵列。
        《规划》明确,“一核”是依托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及众多集聚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以松山湖高新区科技研发创新和高技术产业为源头驱动的重点产业发展核心区。“三带”,则是西部高端高新产业带、中部创新创造产业带以及东部智能制造产业带,将通过东莞区位特色,发挥产业集聚带动作用,南联港深、北接广惠,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此外,东莞还将打造十大产业集聚区,集聚区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重点新兴产业领域,包括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聚区、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工业机器人产业集聚区、高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区、先进材料产业集聚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高性能电池产业集聚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
设立重点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发展重点新兴产业,需要强有力的机制保障。《规划》明确,东莞将优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机制,优化资金引导。设立重点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积极引导金融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向重点产业,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基金投资重点新兴产业项目,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重点新兴产业投入体系。
        同时,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融合,围绕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的创新进行扶持。
        此外,东莞还将建立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机制,以新兴产业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建立“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针对用地5亩以上工业企业先行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同时,开展对规划指标、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等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分析,强化动态管理,提高规划实施效果。
设立专门部门遴选人才
        创新人才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规划》明确了重视创新人才引育,将设立专门部门全球遴选和发掘前沿领域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企业家,逐步建立起一支符合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
在用地保障方面也进一步强化。《规划》中提到,东莞将加大土地资源供应力度,规划新建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园区,建成一批集聚度高、关联性强、带动效应好的产业集聚区。
        此外,针对重点新兴产业方向,东莞将开展精准招商,设立专业部门对接,对深圳、广州重点产业优质企业进行定向招商,特别是引进龙头企业的研发制造环节。同时,坚持科学评估项目,引入第三方机构,客观独立对拟引进项目进行评估。
 
3、发展重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智能终端、核心元器件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抢占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端环节”,加快从制造向智造转变。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以工业机器人、高端智能制造装备为重点突破方向,加快培育发展服务机器人,积极布局高端激光装备制造,将东莞建设成为服务湾区、影响国际的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新材料领域
        依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和散裂中子源(CSN S)大科学装置等,凝聚国内外材料领域优势高校院所,推动材料科学重大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打造国家先进材料产业研发高地、先进材料产业化基地和产业集聚区。
新能源领域
        以新能源汽车、高性能电池为重点突破方向,重点突破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和高性能电池,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和智慧能源技术。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
        以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为重点突破方向,积极布局生物保健,发展大健康产业,推动布局生物技术服务产业,抢抓全球生命科学和生物科技发展浪潮,推动国内外大型生物研究机构和企业在东莞发展。
上一篇:休闲农业发展面临哪些困境?具有哪些潜力?
下一篇:什么是文创农业?文创农业有哪些类型的项目?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