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特色农业园区建设成为城口县山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巴山乡村旅游目的地、山区统筹城乡建设示范区。近日,城口县相关科技部门根据大巴山(重庆城口)特色农业综合示范园区总体规划中目标定位,园区总体布局采用“1+24”的模式,深入各乡镇(街道)对在建和拟建农业园区进行实地查看和规划。全面启动全县24个乡镇规模不少于1000亩以上的24个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一、确定目标,推动园区建设
启动24个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工作,城口将致力于一年打基础,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基本完成。通过1—2年的建设,把园区建设成为各乡镇(街道)特色农产品生产、初加工、销售、培训、示范、观光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现代化基地,最终把园区建设成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农业科技示范应用的示范区和重要载体。
二、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发展
24个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是在以大巴山(重庆城口)特色农业综合示范园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其它24个乡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园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申报过程中每个乡镇都要针对自己的主打产业,上报科学合理的规划,通过权威评审后才能确定,选择条件适合的乡镇建立园 区,形成互相竞争又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各个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将以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和区位优势为依托,按照“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进行规划。在基础设施方面,将按照各个园区不同的规划和特色,引导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高标准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将一改过去农业生产基础落后的现状。
三、引进业主,提升科技含量
在特色农业园区建设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引进业主是关键。双河乡,引进重庆园林绿化科研所打造中国(重庆城口)北温带苗木繁育基地,该基地建成后将是容花卉苗木繁育、科研、旅游、疗养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坪坝镇光明村,引入重庆凯林公司和发展专业合作社,带动全镇农户发展猕猴桃规范化种植,建设以猕猴桃为主的生态特色农业产业园……,更新种植、生产经营模式,改变传统农业生产工艺落后的状况,用科技引领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