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庞大的消费市场……近年来,珠三角朝气蓬勃的汽车产业链格局深深吸引了汽车巨头们与相关零部件商的眼球。作为珠三角颇具发展潜力的惠州,汽车产业近年来也亮点频现。其中,汽车电子、汽车线束和发动机零部件三大汽配产品,产销均居全国前列。
为促进惠州市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惠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制定的《惠州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以下简称《规划》)已通过送审,规划了未来5年到10年惠州汽车产业的发展定位与目标、产业布局及对策等,其中为填补整车项目的缺失,计划引进培育1-2个大型汽车整车项目,到2017年惠州市汽车产业总产值要达到500亿元,到2020年要达到1000亿元。
现状
汽车产业初具规模增速较快
目前,惠州市尚无整车制造企业,但汽车零部件产业初具规模,实现平稳发展。2013年,惠州市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50家,规模以上企业38家,规模以上汽车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1 .3亿元,增长24.8%,实现增加值71.4亿元,增长28.0%,实现销售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年销售额超亿元汽车零部件企业26家,超10亿元企业9家。
汽车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
经多年发展,惠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主要分布在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惠城区等三大集聚区域,并初步形成了以仲恺、惠城为主的汽车电子和汽车线束产业集群,以仲恺、大亚湾为主的发动机、底盘及汽车空调等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以仲恺、大亚湾、惠东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2013年,惠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主要以内销市场为主,占比91.5%。目前,德赛西威、华阳通用、比亚迪电池、东风本田零部件、金山电装、住成电装、东风易进等零部件龙头企业的零部件产品都是以内销市场为主。其中,东风本田零部件的内销市场比重超90%,华阳通用的内销市场比重超70%,德赛西威的内销市场比重超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