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探索银行、保险合作新模式,改善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缓解小额贷款中抵押、担保不足问题,日前,我市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积极为企业融资减负让利,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积极探索政银保合作的新模式,在全市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市财政出资1000万元设立小额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对无抵押、无担保的小微企业、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和城乡创业者,通过“保险+银行+政府风险补偿”的模式,单户可分别获得200万元、30万元和20万元的资金支持,解决担保难、抵押难、融资难问题。6月4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市邮储银行、农村信用社、承德银行、河北银行、人保财险、太保财险、中华联合保合保险为首批承办主体,正式开办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
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市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积极为企业融资减负让利。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优势骨干矿山企业做优做强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意见》。各银行机构纷纷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主动降低贷款利率,对大型企业执行基准利率;对中小企业利率适当上浮,但原则上不超过30%;对小微企业,按照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原则,最高不超过基准利率的50%。积极支持企业办理贷款展期,并承诺“不抽贷”、“不减贷”、“不限贷”。研究建立“银企帮扶基金”,市县财政出资,吸收社会资本,资金规模3—5亿元,用于支持生产正常、银行同意续贷的企业,进一步营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