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淮北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助放管服改革产生蝶变效应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7-01-18  点击:632
淮北市自2013年获批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以来,通过与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加大数据开发和信息共享力度,不断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和城市智慧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更加便捷。

         淮北市自2013年获批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以来,通过与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加大数据开发和信息共享力度,不断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和城市智慧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更加便捷,社会公众对放管服改革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开通网上办事大厅,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
 

        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开通网上办事大厅,突出“办事”和“审批”两大功能,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在淮北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6个网上办事受理窗口和1个网上办事自助区,实施“O2O”办事模式,促进网上政务平台、自助终端相结合,实现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线上线下”同时受理、自由选择。截至目前,累计网上申请办事75957件,办结72655件。对企业和群众来说,通过网上办事大厅或“自助式”网上申报,无需再多跑路,通过互联网即可随时随地快速申办各项事务,群众办事由过去的“面对面”变为“键对键”,既省时省力、又及时方便。
 

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群众共享指尖上的智慧生活
 

        按照“大集中、大整合、大共享”原则,建成市级大数据中心,以公安人口信息为基础,融合民政、人社、计生、工商等45个部门业务数据信息,目前数据总量已超过4亿条,先后构建了人口库、证照文库和地理空间库,规划构建法人库、宏观经济分析库,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共享。依托市级大数据中心,建成一站通系统,将原先需要老百姓去各职能部门窗口办理的事项通过重新梳理、流程再造实现“下沉社区”,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一站受理、一点办结”,最大程度降低企业和群众办理各项事务的复杂度及时间成本,将服务延伸到社区,送到群众家门口。目前一站通系统已覆盖淮北全市174个城市社区、274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下沉社区办事项总数达231项,涉及公安、民政、人社、卫生和计划生育、残联等11个部门,群众在家门就能办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迁户口等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汇总60多类网络服务项目,开发“爱淮北”智慧APP,预约挂号、缴费订票、家政公益、衣食住行、游购娱乐等功能,一部手机统统“搞定”。目前正在加快建设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无线城市等特色项目,将让全市人民更好地共享指尖上的智慧生活。
 

建设权力清单网上运行平台,政府权力网上公开规范透明
 

        淮北市在安徽全省率先全面启用政府权力清单网上运行平台,将市县镇13168项涉权事项全部上网运行。不断深化政务公开,把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既让群众办事明白,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近期,还将建成全方位公共服务清单和全口径中介服务清单,实现服务事项全覆盖。通过调查分析,社会公众对清单运行的满意率和比较满意率达到了94.1%。
 

        在全国率先完成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与政府权力网上运行平台系统的有效对接,按照“谁承办、谁公开、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在网上办事大厅对各项权力事项承办部门的组织架构和权力运行分布情况进行公开,为政府服务贴上“实名制标签”,推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从“后台”走到了“前台”,倒逼服务行为和权力运行更加规范,既方便了群众办事,更强化了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有效提升了政府服务的质量和实效。
 

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群众创业更为便利
 

         在安徽全省率先试点实施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申请人足不出户就可办理企业登记,免去了企业因材料准备不全而造成的多次往返。实行注册资本“零首付”和认缴制,推行先照后证登记模式,无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不作为前置许可条件。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受理、一表填报、并联审批、统一发证”登记模式,审批环节大为减少,审批手续更为简化。企业申报信息由改革前的64项压减为17项,领证时间由过去的30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通过搭建创业舞台、提供创业帮扶和优质高效的服务,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创业激情。2016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4141户、个体工商户1.2万户,分别增长26.6%和14.6%。同时,对外商投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会制”决策、并联审批,切实提高了审批效率。传化物流公路港项目从开工建设到建成试运营只用了7个月,韩资企业京信电子从开工建设到投产运营仅用了4个月,不断创造项目建设的“淮北速度”。

上一篇:201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如何抓住机遇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下一篇:集团公司2016年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也取得了新突破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