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2018年1月到5月,156个国家高新区共实现营业收入12.35万亿元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8-07-17  点击:1104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是中国在一些知识与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记者16日从科技部了解到,进入2018年,国家高新区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势头。

2018年1月到5月,156个国家高新区共实现营业收入12.35万亿元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是中国在一些知识与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记者16日从科技部了解到,进入2018年,国家高新区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势头。今年1月到5月,156个国家高新区共实现营业收入12.35万亿元,同比增长8.13%;涌现出一大批高端技术和产品,带动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目前中关村汇聚了包括联想、百度、小米等在内的2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多家上市公司。2018年1到5月,中关村平均每天新设立科技企业89家。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翁啟文介绍说:“中关村逐步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大健康、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等六大新兴产业集群。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规模这个超过了2万亿元。大数据信息安全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集成电路设计的收入约占全国的1/3。”
 
        据了解,进入2018年,国家高新区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势头。今年1月到5月,156个国家高新区共实现营业收入12.35万亿元,同比增长8.13%。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介绍了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新趋势:“一是国家高新区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由过去“量”的增长向更加注重“质”的提升转变;二是国家高新区不断优化园区发展环境,由以“硬投入”为主向更加注重打造“软环境”转变;三是国家高新区不断塑造新的发展优势,由过去以土地出让、优惠政策为主向更加注重改革和营造创新创业生态转变。”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曹国英表示,中国国家高新区集聚了全国近40%的高新技术企业,涌现出一大批高端技术和产品,带动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中96家诞生于国家高新区,形成了以中关村、深圳、杭州等为代表的全球创新高地,诞生了一批以小米、华为、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新技术大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
 
        与此同时,中国国家高新区还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说:“国家高新区通过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跨国并购、建立国际研发战略联盟、海外产业园等方式,在全球范围获取和整合创新资源。截至2017年底,国家高新区企业共设立境外研发机构和创新中心994家。”
上一篇: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
下一篇: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