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特色小镇如何集聚人口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7-06-12  点击:519
一般而言,特色小镇建设首先必须有一定的人口基础。除非有重大契机,否则平地起城池是很艰难的。因此,特色小镇建设的对象应该选择有一定人口规模的现有小城镇。

  特色小镇如何集聚人口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快速城镇化的阶段,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战略举措。《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特色小(城)镇建设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促进小城镇发展、优化城市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一些地区取得了不错的建设效果,但在部分地区也存在特色小镇建设脱离实际,导致产业不兴、人口不旺,未能很好的实现建设的初衷。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考虑清楚特色小镇如何集聚人口就盲目上马,最终各种产业园、商贸城、休闲度假村、住宅区等建起来了,却没有集聚起足够的人口来。
 
        一般而言,特色小镇建设首先必须有一定的人口基础。除非有重大契机,否则平地起城池是很艰难的。因此,特色小镇建设的对象应该选择有一定人口规模的现有小城镇。具备一定的人口规模,一方面,说明该小镇本身具有一定的人口集聚能力;另一方面,现有人口也是维持城镇基本功能、进一步发挥城镇特色的基础。有一定的人口规模,特色小镇建设才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可以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突出特色,相对而言成本更低、风险更小。因此,特色小镇建设应当以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的小城镇为重点,尤其要避免拔苗助长、无中生有,出现平地起高楼、凭空造城的情况。
 
        特色小镇建设作为一个城镇化过程,不仅要有一定的人口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实现人口集聚。我国当前的人口城镇化存在着一个困局:部分大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城市病”日趋严重;而大多数的小城市人口吸引力弱,发展乏力,城镇化表现出“头重脚轻”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就业吸纳能力不足,而大城市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导致无论是小城市人口还是农村人口都出现了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以农民工群体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5年跨省流动农民工80%流入了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省内流动农民工54.6%流入了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特色小镇建设要打破这一困局,实现人口集聚,必须增强自身的吸引力。而要实现这一点,则必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当小镇具备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后,不仅可以留住区域内的人口,也能够吸引区域外的人口。
 
        做大做强本地的特色产业是扩大就业容量、增强人口吸引力的关键,需在“特”字上下功夫。一是要利用特殊资源。各地在资源条件、区位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特色小镇建设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发展自己,不可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模式和做法。如有的小镇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旅游业,有的小镇距离大城市较近适合发展休闲农业等等。二是要尊重传统特点。每个小镇都有其自身的历史传统,这些传统是小镇特色的一部分,在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些传统,如利用传统产业基础打造特色产业,尽量避免另起炉灶,凭空从别的地区移植一个产业过来。三是要抓住特色产业。建设特色小镇的本质是培育本地特色产业。特色产业的培育要重点体现本地化和差异化。本地化是指符合本地实际,与本地的资源条件、产业结构相适应;差异化是指与其他地区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产业具有明显的属地特征。四是要采取特别措施。特色产业的培育需要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一般而言,在产业发展初期,由于市场尚未培育出来,企业的竞争力较弱,需要产业政策的介入。从各地区的实践来看,产业扶持政策主要包括土地、税收、政策性资金扶持等方面。同时,还应注重特色产业的宣传与推广,重点在公众中强化特色产业与小镇之间的联系,增加可识别度。
 
        除此之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也是实现人口集聚的条件之一。特色小镇建设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先导性工程。首先,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根据城镇和产业发展需要规划好城镇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物流等基础设施,并适当超前建设,为特色小镇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加强城镇与周边交通干线和大中小城市的交通衔接,增加对外交通的便利性。交通便利不仅有利于人口的集聚,同时也有利于小镇融入大都市圈、融入大市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改善公共服务则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持续性工程。当前人口向大中城市的集聚,除了就业机会更多之外,更好的公共服务水平同样是原因之一。医疗和教育是当前民众最关心的公共服务。特色小镇建设要把医疗条件改善放在重要位置,有条件的小镇应采取措施吸引优质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的进驻,不断提高医疗和教育水平。在公共服务提供上,应该具有包容性,应将在小镇所有的常住人口纳入服务范围。
 
        总之,特色小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一项新的尝试,还处在不断探索之中。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是要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品质的提升,增强小城镇的就业容纳能力和人口吸引力。下一步,应重点加强特色小镇的遴选、规划和引导工作,因地制宜地搞建设,避免出现一窝蜂的现象。最终通过一段时间的特色小镇建设,引导部分人口在小城镇集聚,真正做大做强一批小城镇,优化当前“头重脚轻”的城市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上一篇:从三个途径建设大数据特色小镇
下一篇:特色小镇是这八大万亿级产业的主要载体——浙江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