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吸引了来自40个国家的117家海外机构参展。规模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的文博会,正是近年来广东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侧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部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卓著。
文化是软实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3.82%,且增速一直高于同期GDP增速,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文化产业正走进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
在广东,岭南文化积淀深厚,又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文化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从传唱不衰的粤曲到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从丰富多彩的演艺市场到融合发展的新闻传媒,在文化产业的多个领域,广东都在全国范围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统计显示,2015年广东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648亿元,占全省GDP比重5.01%,约占全国总量的1/7,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
广东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一大特点是创新意识强。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直观反映,广东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也给文化产业带来了很多新气象。具体而言,体现为“内容新”:广东文化产业的“互联网+”程度颇深,在数字出版、网络游戏、动漫制作等网络文化产业领域中势头强劲。比如广东动漫业总产值400亿元,占全国1/3强;网络音乐总产值约占全国半壁江山,游戏业总收入更是占全国总量的73.4%、全球总营收的17.5%。这些数字说明,广东的文化产业与时代发展形成共振。此外,还有“模式新”,比如省内文化龙头城市广州日前成立文化上市企业联盟,组建成一支强强联合的“文化产业广州队”,探索文化产业高端集聚的新路径。
广东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还有一大特点是“走出去”成效显著。广东是“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地之一,也是我国的外贸大省。目前,广东文化产业出口额位居全国之冠,大量文化产品走向海外市场。比如来自广东的UC浏览器服务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用户超过1亿;去年,广东仅游戏业出口营收就达176亿元,出口的国家和地区100多个。提起广东外贸,其实不仅有汽车、电子等工业产品,还有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同样备受海外市场赞誉。
未来,广东要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不断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特别要健全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扶持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让“市场之手”来促进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另一方面,还要加大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归根结底,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抓住了人才这一关键,就抓住了文化产业的内在核心。当前,广东文化产业已汇聚了大量资本、高端人才、科技资源,未来还大有提升空间。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小康社会,公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也会进一步提升。广东要积极适应这一趋势、把握这一机遇,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广东发展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