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滦平:“四张名片”演绎生态宜居城市的魅力崛起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3-04-12  点击:1123
“我们首先在政策层面进行谋划,站在战略高度,提出了城市建设的整体目标和框架,让城市建设有章可循,为具体规划提供了总纲”,滦平县委书记杨猛告诉记者。

 这是昨日的滦平:神秘山戎、宋辽通使、明代长城、清代御路、满族民俗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时光的琴弦,拨动了贯古通今的旋律;历史的画卷,描绘出城市的沧桑巨变。
    这是今日的滦平: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和气势恢宏避暑山庄间闪烁的一颗耀眼的明珠。燕山的秀美让城市绿意盎然,滦水的灵动让城市临波起舞。
    这是今日的滦平:春意盎然中,带着一份闲暇,漫步于干净整洁的小巷、咫尺可见的公园,感受着市民宜居惬意的生活,折射出这座城市的勃勃生机。
    这是今日的滦平:缓缓走过南山公园的石阶,登高远望,鳞次栉比的楼群、穿城的绿化景观长廊、新建的跨河大桥,一幅满眼入绿、山水辉映的唯美画卷。
    近3年来,滦平累计投资105亿元,实施120项重点净化城市大环境的市政工程,县城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人居环境进步奖”、“省人居环境范例奖”,2012年捧回的四项省级荣誉成为滦平耀眼的“四张名片”,见证了滦平“提高百姓生活质量,改善百姓居住条件,创造百姓康乐环境,保障百姓舒心健康”的执政理念。一个山水园林相间、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文化特色鲜明的新滦平正在加速崛起!
    规划引领——依托“山水”写文章 围绕“秀美”绘蓝图
    “两山夹一沟”自然地理条件,让滦平城市建设多年来徘徊在狭小的空间。随着时代发展,城区规模偏小、城市功能偏弱、产业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
    用什么样的理念和思路去打破群山的束缚,冲出河谷辟新城?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高度。
    “我们首先在政策层面进行谋划,站在战略高度,提出了城市建设的整体目标和框架,让城市建设有章可循,为具体规划提供了总纲”,滦平县委书记杨猛告诉记者。
    2009年人代会,滦平向全县人民庄严承诺: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描绘了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
    2011年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滦平又提出打造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生态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和建设京东北宜居明星城的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和发展蓝图成为全县上下的普遍共识,为高起点规划提供了纲领和支撑。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引领城市发展方向。
    滦平大手笔、高起点规划,绘就城市“画卷”。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等7项县域规划,一座生态宜居魅力崛起的新城浮现眼前:
    在东西拉长、南北拓宽、改造老城、拓展新城、宜居为本的发展思路引领下,“一轴、两核、三带、八片”拉开了177平方公里城市空间布局。
    历史和实践证明,城市建设只有恪守“规划为王”,才能赢得未来。为此,滦平成立了规划委员会,组建了城市规划执法队伍,从根本上保证了“规划即法、执法如山”的严肃性和城市风貌的和谐统一。
    精雕细琢——打造“生态”软环境 提升“宜居”硬指标
    特色是一个城市个性的显现,决定着城市的建设档次和魅力,关系到未来发展的水平和潜力。
    滦平的城市特色是什么?滦平应有怎样的城市特色?滦平该如何打造出极具自身特色的城市?
    以山为景、以水为韵,是滦平城市建设一大特质。
    十几年前,滦平县就提出“园林上山”。按照“拆建还绿、因地植绿”的思路,相继建设了扬帆广场、迎宾花园和腾飞、鑫港、文化、福源等绿地广场。
    秉承“园林式设计、开放式办公、零距离体验”建设的826亩的北山新区,不设樊篱,完全开放的设计理念让它拿到了去年的“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还有依托滦平本土的山戎文化,正在建设投资1.3亿元、占地140公顷的北山山戎文化公园等。
    无边绿色入眼来。绿是滦平城市建设的又一特质。“三季有花、四季常绿,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在滦平,这一切已经变为现实。滦平初步建成了以环城山体绿化为绿屏,以滨河水系景观为绿轴,以南山公园和北山新区为两翼,以道路绿化为绿廊,以游园广场为亮点,以庭院绿地为补充的“一环两翼、一轴两带、绿网均布”的县城绿地系统。
    有这样一组数字:截至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2%,绿地率达到35.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1平方米。
    如果秀美是“软”环境,宜居则是“硬”指标。县长关继高指出:“城市建设要打‘宜居’牌,要老百姓感觉到环境优、公共秩序好、安全度高,住着舒适、出行方便。”“住有所居”是县委、县政府始终的政策取向和政绩追求。一大批高品质小区投入市场、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1584套。还有老旧小区改造、创新社区管理、农村环境整治等等,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
    建管并重——构建“精管”大格局 形成“长效”新机制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滦平逐渐彰显“城”的风采,“市”的韵味。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一个城市和谐美好的环境,离不开精细管理,离不开长效机制。
    建设数字城管系统,为城市管理安上“千里眼”,使城市管理升华为一种科学体系。滦平投入710万元,建设起了数字化城管平台,使管理水平向“科学、严格、精细、长效”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流动商贩多、占道经营严重等困扰着城市管理部门。滦平推行“门前五包”责任制,重点治理难点问题;设置便民广告信息栏42处,集中清理违法广告和城市“牛皮癣”。#p#分页标题#e#
    如果现代时尚的建筑是城市华丽的外衣,干净整洁的环境就是城市靓丽的容颜。
    全民动员,形成了“政府统揽主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城市管理格局,提高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在滦平,全民义务植树蔚然成风,这是市民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具体体现。开放带绿、租地建绿、绿地认建认养等活动深入人心,全县干部群众踊跃捐款,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近3年,义务植树累计出动42.1万人次,植树165万株。
    出台了《滦平县城市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构建了涵盖市政、环卫、工商、交通、水务、环保的大城管格局;建立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精细的管理格局、长效的管理机制让滦平城区街容街貌整洁有序,城乡环境干净整洁。
    如今,建设京东北宜居明星城、“山水园林、秀美宜居”的城市定位,正在融入滦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滦平也将按照天蓝水净、地绿山青、城洁路畅、秀美迷人的目标,举全县之力推进城市建设。
上一篇:岛外四区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区 生态市规划厦早起步
下一篇:聚焦京交会“智能城市大会”:智能城市建设之道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