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的对外贸易以沿边外贸为主,并没有发挥出其沿边沿海沿江的良好区位优势。今年7月,广西自治区政府通过参照广东、江苏等沿海发达省份的发展模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了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有计划的提出带动了广西承接和发展加工贸易产业。有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广西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432亿元。随着倍增计划的提出,广西计划在3年内进出口额突破百亿美元。
随着加工贸易倍增计划的提出,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不断落实。为提高领导干部的政策和管理水平,全面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促进广西加工贸易产业跨越式发展。近日,由广西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商务厅、党校共同举办的加工贸易倍增计划研讨班在南宁开班。此次研讨班邀请了商务部原副部长蒋耀平等专家学者,针对如何发展加工贸易产业等问题进行深入的阐述和探讨。
开班仪式上,广西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表示,加工贸易的发展能够加快工业化进程,带动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带动当地的税收等。为更好的承接和发展加工贸易产业,广西提出了4+4、5+5等布局,即4个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和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柳州、桂林、防城港、玉林、崇左5个城市以及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东兴国家开发开放实验区、南宁高新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和北海工业园5个园区,加快形成加工贸易产业集聚的态势。
张晓钦还说道:“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吸引企业进来,还要留住企业。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要转变思维,提高自身的水平。在具体的工作上要做好规划、简化审批、搭建平台,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研讨班首次授课上,蒋耀平表示,提高领导干部的政策和管理水平,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贸易是手段,实质是产业。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内外部条件正发生变化,加工贸易增速和占比逐渐降低,产业转入速度放慢,向周边国家转出加快,加贸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上升。
在整体发展速度放缓的背景下,蒋耀平则认为广西与其他内陆沿海地区相比,有特殊的优势。广西不仅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市场潜力外,还是我国面对东盟地区的重要窗口。因此,广西加工贸易的发展总体要保持政策稳定,推动转型升级;以承接地为重点,引导梯度转移。
据了解,此次研讨班还邀请了海关总署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司司长张皖生等长期从事加工贸易管理工作的领导、专家学者授课。参加研讨班的学员主要包括广西自治区14个市分管市领导、广西自治区有关厅局领导,重点园区负责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