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采访了正在北京积极开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工作的乌兰察布市区域合作办主任王会雨,他介绍说:“今年一季度,已签署协议36项、在谈项目45项,签署项目总投资71.71亿元。一个个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项目的快速推进,使得乌兰察布市正在成为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乌兰察布市把2016年作为“承接首都产业转移攻坚年”,充分发挥京蒙对口帮扶的体制优势,努力在主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上取得重大突破。
乌兰察布市委书记王学丰说:“大力承接首都产业转移,融入首都经济圈,是新常态下乌兰察布加快发展的动力之基、活力之源。”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2016年乌兰察布市着力打造政策“洼地”,优化发展环境,承接首都外溢产业。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下发了《关于做好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若干政策意见》、《乌兰察布市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工作方案》,并成立了由市级领导牵头负责的专项推进组,从制度上、组织上保障这项工作顺利推进。该市因地制宜出台了包括项目审批、建设规划、工商注册、融资支持、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一揽子优惠政策,明确了产业承接工作重点、合作范围、保障措施等,既为当地的干部跑项目、找合作指明了方向,也给落地企业吃了定心丸。
去冬今春以来,乌兰察布市面向首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招商活动,多次到北京市13个区走访对接。市、旗县两级都成立专门机构,抽组专人,联络接洽北京市有关部门和企业,以诚信打动企业,以实力吸引企业,加快产业承接的步伐。
一季度签约落地和正在接洽商谈的项目涉及服装加工、农畜产品加工及种养业、汽车制造、信息服务、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冶金化工、能源开发、商贸物流、生物医药、新能源材料等领域。项目洽谈涉及到北京市13个区的41家企业。
同时,乌兰察布市按照做强园区,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的目标,不断推动优势项目集群发展,构建“纵向成链、横向成群”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市11个旗县市区用于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大平台”规划面积为497平方公里,已经建成中关村科技园、大兴—乌兰察布产业园等14个特色园区,建成面积达206平方公里。
今年3月15日,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与北京金地世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1.2亿元的新能源低速电动汽车项目,主要研发生产公用多功能巡逻车、家用经济型代步车、旅游观光车等五种车型。这一项目的落地填补了乌兰察布电动汽车制造业产业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