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事件概述
中航工业集团党组发布《关于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决定》(后称“《决定》”),对集团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战略做出安排,落实5月13国办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二、 分析与判断
《决定》说了什么内容
1. 通航产业的战略定位:国家战略+中航工业集团战略。《决定》指出通用航空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航工业的航空主业。
2. 中航工业发展目标(2020年):
①能力指标:具备自研、自制、有竞争力的通航主流产品的能力;机载系统与通航运营保障产品重点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AC、AG等系列成为国内第一,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通航产品品牌。
②量化指标:通航制造业收入挑战100亿元,交付产品占全球新增份额20%左右,国内40%左右;参与通航运营与服务年飞行量占国内20%左右。
3. 生产环节:市场化导向明确。成熟产品系列化扩大市场、在研产品产业化进入市场、新研产品商业化奔向市场。
4. 参与通航运营环节:鼓励机制与管理创新。以技术、品牌、少量资金等入股,以推动公司设立、运营为目标,交由专业团队发展壮大,不干预日常经营事务。
5. 开放中航通飞公司资本结构,建百亿基金。实施增资扩股,公开面向社会募集现金出资认购;集团公司出资发起,同时吸引集团外部资金投入,建立100亿元规模中航工业通航产业发展基金。
《决定》释放了什么信号
我们认为:《决定》的发布是国家发展通航产业战略落地的信号,通航产业的各项实施细则有望加速出台,通航产业将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通用航空业的发展潜力如何
1.2020年通用航空业经济规模或超1万亿。据国务院《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预计到2020年,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基本实现地级以上城市拥有通用机场或兼顾通用航空服务的运输机场,覆盖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林区、50%以上的5A级旅游景区。通用航空器达到5000架以上,年飞行量200万小时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通用航空企业。
2.“十三五”是通用航空产业的爆发期。2016 年3 月,中国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在京公布数据:到2015 年底,我国通用机场(含临时起降点)仅有300 多个;三大指标:通航公司281 家,通用飞机2186 架,飞行小时73.5 万小时。通航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0.4%、15.9%和14.9%;从业人员14500 多人,比2011 年增长6.2 倍。 但是与2020 长远目标相比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3.多因素驱动通航产业发展。
①飞行审批(备案)程序简化。将实现真高3000 米以下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无缝衔接,明确报批时限要求,解决“上天难”问题。
②需求多元,应用多元,潜在增量大。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技术发展,通航设备使用成本下降,将催生出一批公务飞行、私人飞行、空中游览、体验娱乐飞行等个性化的服务的需求,与人工降雨,航空救援,防火护林,农业播种等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实现通用航空业持续高速发展。
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使哪些行业受益
通用航空的发展将带动上游飞机研发设计、复合材料、机身制造、动力系统、航电系统、机载设备承制、系统集成、整机总装相关板块的成长。同时对于下游通航飞行设备使用环节中的运营商、保障服务提供商带来发展机遇。从节奏上来看,我们认为以下产业链将逐步受益:机场及空管配套设备、通航运营和维修、通用飞机总装、国产飞机核心部件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