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五”规划中指出的需要“发展壮大”的五个城市群中,长江中游和成渝地区又有着另一重使命,那就是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起,形成长江经济带。
值得注意的是,在“十三五”规划中指出的需要“发展壮大”的五个城市群中,长江中游和成渝地区又有着另一重使命,那就是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起,形成长江经济带。
实际上,按照本次发布的《规划》,成渝城市群不仅要扮演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以及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也将强化对“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
《规划》认为,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有利于发挥长江黄金水道支撑引领作用,提高成渝城市群对外交通网络通畅水平,密切与东部发达地区、中部潜力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先进产业和生产要素集聚,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提供有利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3月,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准。此外,据国家发改委网站5月3日消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并报国务院审批。
鼓励设立一体化发展基金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区域总面积达18.5万平方公里的成渝城市群有9094万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3.76万亿元,也就是在全国1.92%的国土面积上,依靠6.65%的人口,创造了全国GDP的5.49%。
在这一区域,核心城市表现尤为突出。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重庆始终保持在经济增长的第一梯队,成都也已经成为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领头羊。
不过,《规划》指出,重庆、成都两个核心城市存在“背向发展”,协调合作机制仍需健全,空间发展战略缺乏充分对接,高端发展平台的谋划和建设竞争大于合作,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经济尚未形成紧密的有机联系,基础设施建设不尽协调。
有鉴于此,《规划》要求川渝两省市共同研究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协同推进重点任务落实。抓紧编制出台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建立交通、资源环境、信息、市场、公共服务、产业等专项合作机制,分领域策划和推进具体合作事项及项目。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督促各地区采取共同行动策略,保障合作的持续稳定开展。
不仅如此,《规划》还提出了系列举措以建立健全区域内利益协调机制。比如,鼓励各城市根据实际需求研究设立“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基金”,促进川渝两省市联席会议议定的城市群建设事项落实。鼓励川渝两省市联合设立成渝城市群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中心。
此外,对于区域内次级城市辐射力不足的问题,李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根据《规划》,这将主要通过城际交通解决。随着区域内城区人口百万以上大城市数量增多,对核心城市职能分担能力的加强,对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带动辐射也将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