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乌海市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寻求发展新思路,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加快城市结构转型,取得了良好效果。
产业转型,旅游成为支柱型产业
乌海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2013年年底,乌海市建成、在建焦化产能2020万吨,占内蒙古全区46%。
近年来,乌海市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确立了按照生态立城、业态兴城、形态塑城、文态铸城、动态创城的“五态一体”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并积极探索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打造成乌海的支柱型产业。
据了解,乌海市有3个世界级旅游资源,桌子山岩画群、古地中海变迁残留珍稀孤种植物、亚洲之最石炭纪硅化树。自然景观汇集了高山、黄河、沙漠、草地、河滩、田园及岛屿等。在流经乌海105公里的黄河中,有长满胡杨树的胡杨岛,有地貌独特、沉淀历史文化的兔岛,有占地1万亩、南北两座沙山遥相呼应的金沙湾,有集草地、沙漠、芦苇、树木为一身的明清古驿站马堡店。人文景观有建于1790年间的满巴拉僧庙、古汉城遗址、古汉墓、明代峰火台。此外,乌海市的葡萄也在区内外享有盛誉。
“从2013年起,我们大力发展景区项目建设。先后建成了了甘德尔山旅游区、乌海院子、滨河西区大型旅游主题公园和游乐园、马堡店文化遗址景区、乌达温泉旅游度假村、龙游湾湿地公园、旅游集散中心、乌海湖码头等项目,极大地增加了旅游竞争力。”乌海市旅发委副主任马传军介绍。
一位在此生活了40多年的市民说:“乌海以前风沙特别大,一到春天,天上都是灰蒙蒙的。根本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玩。这几年乌海景区建设得还不错。特别是乌海湖,建设得特别漂亮。”
2013年年底,乌海湖蓄水完成。2015年4月乌海湖被列为自治区14个优先建设品牌旅游区。2015年乌海湖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乌海湖休闲度假旅游区也被列入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
产业融合,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在“全域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战略下,乌海市上下紧抓业态创新,真抓实干,不断丰富“旅游+”的内容和方式,实现旅游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
旅游+文化。乌海市依托浓厚的文化氛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先后举办了6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3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特别是近两年又先后举办了“中国书法城·乌海城市形象展”、“翰墨长河·中国书法城乌海书法美术摄影展”,建立了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书法艺术殿堂之一,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书法之城”已经成为乌海新的城市名片。
“作为一座典型的工业城市,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却在这里如此普及,群众对书法艺术如此热爱,着实令人震撼。”一位前来参展的山东书法家王浩曾这样评价。
旅游+体育。2017年,乌海市培育出一批区域精品旅游线路及户外拓展项目,举办2017乌海(国际)户外节、乌海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一带一路”国际汽车拉力赛、房车露营大会暨草原那达慕等活动。办好乌海湖沙漠越野、马拉松、环湖自行车等重大节庆赛事,打造集观光旅游、体育竞技、文化活动于一体的乌海湖黄金岸线。进一步扩大乌海在区内外的影响力,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
乌海市旅发委党委书记宋玥霞表示:体育旅游也是乌海旅游发展的重头戏。2017年,乌海市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把竞技体育、全民健身、旅游休闲结合起来,规划建设了乌海湖水上运动休闲和环湖陆地运动、甘德尔山登山步道、乌兰淖尔生态体育公园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和高尔夫休闲运动、金沙湾沙地运动休闲四个体育产业板块。大力宣传全民健身,鼓励游客也投身其中。
旅游+农业。乌海市依托城郊距离短、交通便利等优势,本着春天赏花、夏天避暑、秋天摘果、冬天赏雪的发展定位,把特色体验作为乡村游的内生动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悄然涌现。截至目前,乌海市共有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自治区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特色乡村体验景点3个。独具特色的乡村风情及各色瓜果蔬菜为游客们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吸引了大批游客。
创新驱动,绘制发展蓝图“乌海旅游要实现提质增效,必须从单纯景区建设转变为多业融合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深化融合创新,在业态模式培育上实现新突破。”宋玥霞提出了乌海全域旅游发展的具体思路。
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乌海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乌海市要突出旅游优先战略,坚持旅游规划先行,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旅游营销模式,积极发展“全域旅游”,努力打造区域文化旅游中心。
2017年,乌海市着眼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实施“旅游+”战略,大力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五化”协同发展,与产业建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信息建设、生态建设一体发展,高标准抓好乌海湖及周边规划设计、开发建设。以资源组合、景区联合、线路整合、产业聚合为牵引,推动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和旅游服务网络,构建务实高效、互惠互利的乌海湖及周边地区旅游合作体。发展特色旅游商品、旅游装备制造、自驾游服务,打造中国西部旅游集散中心和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力争全年接待游客达到24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突破50亿元。
宋玥霞说:“下一步,乌海市将全力做好‘山、水、城’三篇文章,发挥地区特色资源优势,突出乌海山、水、沙、城特色,树立好‘一分资源、两分策划、三分打造、四分促销’的理念,增强乌海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做好品牌包装策划,不断创新营销方式,将乌海旅游的特色和魅力宣传推介出去,打响‘来沙漠看海·内蒙古乌海’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