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全国居首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达8754家

来源:原创  时间:2024-09-27  点击:543
经过5年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集群正在北京崛起,全市专精特新企业达8754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035家,连续3年保持全国首位。

  9月26日,“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成效专场举办。从发布会上获悉,经过5年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集群正在北京崛起,全市专精特新企业达8754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035家,连续3年保持全国首位。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介绍,2020年国家启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以来,目前本市共有专精特新企业8754家,数量增长14倍,梯队企业快速扩容。在这些专精特新企业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作为佼佼者,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2020年底至今,本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53家跃升至1035家,数量增长近20倍。“北京是全国第一个‘小巨人’数量突破1000家的城市,连续3年保持全国‘小巨人’第一城地位。”姜广智说。


  北京市的专精特新企业呈现哪些特点?姜广智介绍,首先是高精尖。本市专精特新企业近八成属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大高精尖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化特征明显,四成以上企业研发费用占比在15%以上,14家专精特新企业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专精特新企业以千分之四的数量贡献了超过中小企业四成的技术创新规模。同时,专精特新企业依靠持续创新和精益求精形成了自己的“独门绝技”,近七成专精特新企业与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配套,超五成企业在产业链关键领域实现“补短板、填空白”,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市专精特新企业还具有高成长性。专精特新企业中,约四成前瞻布局通用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类人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具有巨大增长潜能。目前,全市超五成A股上市公司为专精特新企业,2023年全市新增上市企业近六成为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崛起正深刻影响未来投资趋势,成为引领创新发展的主力军。


  此外,专精特新企业还呈现高质量特点,其不仅注重技术创新,更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具体体现在三个“10”:超四成企业净利润增长率超10%,超五成企业深耕主导产品10年以上,超六成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超10%。


  未来,北京如何为持续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蓄力?姜广智表示,将从梯度培育、政策暖企、服务惠企等多方面发力,具体举措包括在全国首创专精特新企业服务站,已建设110家;归集惠企政策2.7万条,上线2600款优质服务产品;“专精特新贷”产品惠及企业超4000家,落地融资金额超1600亿元,节约融资成本超5亿元;在全国首批设立专精特新专板,已有406家企业入板培育,支持企业融资超80亿元等。



上一篇:东莞关于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未来产业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
下一篇:东莞培育发展壮大“8+4”产业集群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