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古城焕发“新”活力 千亿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增材提能

来源:原创  时间:2023-12-13  点击:593
作为西安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预计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规模将达到1600亿元。西安已成为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全国布局的重要一极。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西安市抢抓时代机遇,聚焦特色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了众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


据统计,作为西安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预计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规模将达到1600亿元。西安已成为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全国布局的重要一极。

  

强者恒强  千亿光伏产业聚集地规模初显

 

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一环,是西安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西安城市名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据统计,西安作为中国单晶硅的发祥地和单晶硅片的主产地,光伏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四!


近年来,西安光伏产业发展走入快车道,规划布局逐步壮大,构建了完整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已拥有光伏玻璃、电池、组件、逆变器等产业链上下游重点环节,形成“产业配套体系完善、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供应链安全高效、产业生态循环畅通”的良好格局,拥有隆基绿能、西京科技、特变西科、陕西莱特光电、西安爱科赛博、陕西有色光电等为代表的龙头骨干企业。


古城焕发“新”活力 千亿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增材提能


隆基绿能作为从西安走出的全球光伏巨头,2000年成立,201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太阳能科技公司,其发展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成长,也是西安光伏产业壮大的缩影。


2021年,西安市与隆基绿能合力打造的隆基中央研究院项目仅用4个月就实现了全面建成投用。2022年9月28日,全球单体最大、产能最高的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隆基绿能高效单晶电池项目正式在西咸新区投产,全年产值可达300亿,解决就业8000人,彰显了隆基力量、西安速度。


预计到2025年,西安市光伏产业规模预计突破1000亿元。


氢能作为新能源的另一种清洁能源,也在西安的新能源产业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据统计,在氢能领域,西安拥有隆基氢能、华秦新能源、陕西旭氢时代等龙头骨干企业前瞻布局绿氢装备制造领域,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拥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科研机构,在氢能关键研发环节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科技助力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打造领先材料产业  助力材料强国


高端钛合金材料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先进基础材料,低温超导材料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前沿新材料,性能高温合金材料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关键战略材料,增材制造成型工艺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一环。但这些材料和工艺,在西安已有成熟的产业链。


在钛及钛合金领域,西安拥有张平祥院士、赵永庆等一批行业创变专家,形成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及其下属西部材料、西部超导等为龙头的产业中游企业群,以中航西飞集团、中国航发西航公司为龙头的产业下游企业群。同时,西安企业积极融入全国产业大链条,形成“钛铸锭—钛加工材—钛合金材—钛复合材—钛材深加工产品”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链条。


作为领军新材料产业的骨干龙头,西部超导自主研发并批量生产的多种新型钛合金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解决了国家急需关键材料供应,打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航空、舰船关键钛合金材料的垄断、技术封锁和禁运。


此外,西部超导公司生产的低温超导产品主要用于磁约束核聚变及高能物理用超导磁体(公司代表我国承担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人造太阳”)69%的NbTi超导线和7%的Nb3Sn超导线生产任务)、质子/重粒子加速器用超导磁体、磁控直拉单晶硅用超导磁体(MCZ)和核磁共振成像仪用超导磁体(MRI),是我国自主“人造太阳”项目(中国CFETR工程)、超级质子对撞机(SPPC)及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等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不可或缺的供应商。


在增材制造领域,西安经过多年发展,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聚集了卢秉恒院士、黄卫东教授等一批行业领军专家,拥有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培育了铂力特、赛隆金属、斯瑞新材料、谢赫特曼诺奖新材料研究院等龙头骨干企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产业配套体系完善、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供应链安全高效、产业生态循环畅通”的良好格局。


此外,西安在新型材料领域也有诸多典型代表公司。蓝晓科技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以特种吸附分离材料为核心的配套系统装置和整体解决方案;瑞联新材料是国内OLED前端材料领域的主要企业之一;蓝深新材料拥有20余年功能材料研发积淀,产品及系统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盐湖提锂、多晶硅纯化、药物分离、环保水处理等领域。


纵观西安近年的产业布局及政策发展,西安有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决心及核心要素。借此契机,西安市投资合作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考察时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深入推进陕西省“三个年”及西安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着力壮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扎实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助力全市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东营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试点城市
下一篇:《东莞市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印发 实施五大重点工程 加速氢能产业发展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