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氢能产业发展如何与碳市场充分融合

来源:原创  时间:2022-07-15  点击:880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脱碳逐步成为我国氢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据预测,在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有望增至1.3亿吨左右,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产量可达1亿吨。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脱碳逐步成为我国氢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据预测,在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有望增至1.3亿吨左右,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产量可达1亿吨。


  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逐渐成熟,碳排放价格信号越来越清晰,将为不同的氢气生产工艺核定真实生产成本、收益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从供给侧看,作为一种二次能源,目前我国的氢气生产主要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生产端的碳排放依然较高。在不考虑碳排放成本的情景下,相比于可再生能源制氢,煤制氢等化石能源制氢工艺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但其负外部性效应显著,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碳定价的覆盖行业和范围不断扩大,且碳价不断攀升,这一趋势有助于化石能源制氢与清洁氢尽早实现平价。


  作为未来工业、交通等领域减排的重要措施,生产过程中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清洁氢被各方寄予厚望。


  欧盟近日宣布将扩大绿氢规模,预计2030年每年生产1000万吨绿氢,并且每年的绿氢进口量也将达到1000万吨。我国近年来也相继启动了一批清洁氢项目,尽管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但成本过高依然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障碍。从碳市场的角度看,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清洁氢的减排效益显著,减排量可观,完全具备成为相关减排产品的条件。


  未来,随着碳市场的不断发展,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将清洁氢纳入到我国核证自愿减排体系中,充分发挥碳市场的价格信号功能,量化清洁氢的减排效益,推动氢能供给结构调整。


  当前,全球氢气贸易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预测,到2050年,将有30%以上的氢气实现跨境交易,而从目前已开展的贸易情况看,清洁氢显然更受青睐,尤其是在欧盟、日本等减排压力较大的地区和国家。


  预计从2025年开始征收的欧盟碳边境调节税,更是将碳税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了氢能等行业。这也意味着,未来,各国与欧盟的氢气贸易将与欧盟的碳排放价格挂钩,氢能碳排放标准的对接,也将成为未来氢能贸易的重要基础工作。我国虽然已经有《低碳氢、清洁氢与可再生能源氢的标准与评价》,但该标准仅仅是团体标准,还有待进一步与欧盟、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标准进行对接,提升其国际认可度。


  在全球碳定价体系不断优化的背景下,氢能产业的发展要与碳定价充分结合,实现碳氢协同发展。

  一方面,要加强碳排放数据核查工作,使其反映真实生产成本的同时,充分量化、反映氢能对减排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尽快将清洁氢的减排量纳入到全国碳市场中,以推动其降本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要加强国际间的碳排放标准合作,为未来国际氢气贸易奠定基础。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脱碳逐步成为我国氢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据预测,在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有望增至1.3亿吨左右,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产量可达1亿吨。


  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逐渐成熟,碳排放价格信号越来越清晰,将为不同的氢气生产工艺核定真实生产成本、收益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从供给侧看,作为一种二次能源,目前我国的氢气生产主要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生产端的碳排放依然较高。在不考虑碳排放成本的情景下,相比于可再生能源制氢,煤制氢等化石能源制氢工艺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但其负外部性效应显著,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碳定价的覆盖行业和范围不断扩大,且碳价不断攀升,这一趋势有助于化石能源制氢与清洁氢尽早实现平价。


  作为未来工业、交通等领域减排的重要措施,生产过程中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清洁氢被各方寄予厚望。

  欧盟近日宣布将扩大绿氢规模,预计2030年每年生产1000万吨绿氢,并且每年的绿氢进口量也将达到1000万吨。我国近年来也相继启动了一批清洁氢项目,尽管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但成本过高依然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障碍。从碳市场的角度看,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清洁氢的减排效益显著,减排量可观,完全具备成为相关减排产品的条件。


  未来,随着碳市场的不断发展,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将清洁氢纳入到我国核证自愿减排体系中,充分发挥碳市场的价格信号功能,量化清洁氢的减排效益,推动氢能供给结构调整。


  当前,全球氢气贸易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预测,到2050年,将有30%以上的氢气实现跨境交易,而从目前已开展的贸易情况看,清洁氢显然更受青睐,尤其是在欧盟、日本等减排压力较大的地区和国家。


  预计从2025年开始征收的欧盟碳边境调节税,更是将碳税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了氢能等行业。这也意味着,未来,各国与欧盟的氢气贸易将与欧盟的碳排放价格挂钩,氢能碳排放标准的对接,也将成为未来氢能贸易的重要基础工作。我国虽然已经有《低碳氢、清洁氢与可再生能源氢的标准与评价》,但该标准仅仅是团体标准,还有待进一步与欧盟、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标准进行对接,提升其国际认可度。


  在全球碳定价体系不断优化的背景下,氢能产业的发展要与碳定价充分结合,实现碳氢协同发展。

  一方面,要加强碳排放数据核查工作,使其反映真实生产成本的同时,充分量化、反映氢能对减排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尽快将清洁氢的减排量纳入到全国碳市场中,以推动其降本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要加强国际间的碳排放标准合作,为未来国际氢气贸易奠定基础。


上一篇:韩俊:吉林全产业链布局 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制高点
下一篇:氢能全产业链深度分析: 从制氢至加氢发展重点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