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世界级六大城市群之一的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就引起了全国的关注。作为全国电子商务发展领先区域,如何把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和长三角一体化有机结合,促进长三角协同发展,是当下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和集群式发展优势,从制定长三角一体化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深化特色产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集群发展模式、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几个方面,探索了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要增强一体化意识,加强各领域互动合作,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和人口最密集地区,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2.2%的土地面积和11%左右的人口,创造了我国2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从电子商务产业看,长三角地区拥有“电商之都”杭州,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针对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电子商务的研究明显欠缺。目前,通过中国知网高级检索,检索主题为“长三角一体化+电子商务”,只找到了10条相关文献,其中还有3条新闻报道和2条2006年之前的文献,其他5条文献的题目中也都没有“电子商务”这个关键词;扩大搜索范围,设定高级搜索主题为“长三角+电子商务”,找到了109条文献,以“篇名”为“长三角+电子商务”只检索出来12条文献,而且没有发现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方面的研究,说明关于长三角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严重不足。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对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
长三角地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呈现区域化的形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江浙沪皖为主体的长三角地区,深圳、广州为主的珠三角地区和北京、天津为主的京津冀地区。在这三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城市群无论是区域优势、区域经济、网络交易规模、电子商务企业知名度和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等方面都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也存在城市之间缺乏沟通、区域电子商务协同欠缺和电子商务产业园规划不够合理等现象,具体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一)借助区域优势,长三角电子商务持续快速发展
长三角地区的电子商务以上海和杭州为龙头,其中上海作为我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发挥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龙头的作用;杭州作为我国电子商务之都,又是国家设立的首批唯一一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拥有阿里巴巴、网盛生意宝等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在长三角电子商务产业中发挥着先发和示范引领作用。根据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电子商务指数测评结果如图1所示,可看出长三角的三省一市占据了5个先导省份中的3个,同时还占据了4个优势省份中的1个,由此可判断长三角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全国已经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图1 2018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电子商务指数测评结果
(二)依托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域内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效应初现
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很多城市把产业园建设作为地方政府争相开发的项目。因为电子商务产业园既能集电子商务产业链上商务、技术、政务和生活等服务于一体,也能提高电子商务的时效性。依托电子商务产业园,长三角区域内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效应初现。如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通过产业园的集聚优势,在园区内设置国际邮件互换局、保税仓库和报关服务中心等服务点,为众多中小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便利,同时也方便海关、进出口监管和税务等部门对所交易的货物进行检验和报税,从而提高跨境电商业务效率。
(三)城市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区域协同发展机制还未形成
虽然长三角地区电子商务整体发展形势比较好,但也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城市之间缺乏沟通和产业结构不协调等现象,如江浙沪电子商务发展领先于安徽,安徽的合肥和芜湖电子商务发展较快,而其他城市较慢;浙江杭州在做坚果炒货等休闲零食,安徽芜湖也在做,这既造成了资源的竞争与浪费,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不协调,同时也反映出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机制还未形成。如果长三角不能制定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内各城市电子商务协同发展,就会影响整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步伐。
长三角地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分析
(一)长三角地区的区域优势分析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密度最大,产业和城镇最集中的地区之一。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升级和推进,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城市分工和定位会逐渐明确。基于此背景,长三角地区的各个城市要突破时空的限制,借助自身的优势融入到长三角一体化价值链的生产、营销和运输等各环节中来,形成长三角一体化价值链和价值增值的共同理念。长三角地区的区域优势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和产业搭配上,一市三省都有自己的特色。上海不仅是我国的金融中心,近几年也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拥有金融、信息咨询和房地产等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以第三产业为主,为区域一体化战略提供金融、管理等综合服务功能;江苏省是以第二产业制造业为主,苏州和南京拥有比较强的地方国资实力,同时以苏北为主的第一产业也有一定的占比;浙江的互联网经济和民营制造业比较发达,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旗鼓相当,与江苏省相比还吸收了不少农村劳动力就业;安徽作为农业大省,主要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同时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承接能力较强,民企、国企整体质量也较高,再加上政府对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性较高,能有效推进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通过对各城市合理分工和定位,未来长三角有望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群。
(二)长三角地区电子商务和物流优势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电子商务领先区域,无论是网络交易规模和电子商务企业知名度,还是电子商务网站数量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既有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的阿里巴巴,也有全国知名的拉手网、苏宁易购和麦网等网站。在国家设立的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中,长三角地区有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和芜湖等13个城市,而且都是第一、二批入选的城市;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长三角地区也有杭州、上海、苏州、宁波、合肥和芜湖等13个城市入选。随着长三角地区电子商务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其整体影响力更是位居全国之首。
长三角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物流最发达的地区。经常网购的人会发现很多商品只针对江浙沪包邮,很多人对此并不理解,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事实上“江浙沪包邮”不仅反映江浙沪快递网络布局的强大,同时也折射出长三角地区物流的高度协同。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快递最发达的地区,既是圆通、申通、中通和韵达“三通一达”四大公司的发家根据地,同时也是百世、德邦和天天等快递企业总部所在地,在上市的7家快递企业中有6家把总部安于此。在全国快递业务量排名前50的城市中,长三角地区占据17个,占1/3以上,而且江浙沪在全国率先实现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100%。刘鹤副总理在交通运输部调研时指出“邮政体系是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系统,赋予快递业更高使命和追求,推动一体化发展就是重要体现。”长三角地区快递物流业的发达,具备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赋能的网络基础和渠道优势。
(三)长三角地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优势
产业集群的概念由迈克尔·波特提出,它指的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许多有关联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它们通过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进行合作,从而形成超强竞争优势。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就是指在地理位置上接近,有一定的关联性,围绕某个产业进行合作和互补的一群电子商务企业。长三角地区既是我国电子商务最活跃的区域,同时也是电子商务产业最密集的地区,这为区域电子商务集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主要体现在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建设上。最具代表性的还是电子商务的名片省份浙江,目前浙江省的11个地级市都有电子商务产业园,其中电商之都杭州拥有电商产业园近百个,全省与电子商务产业相关的园区数量超过了400个;上海有嘉定电子商务产业园、海湾电子商务总部产业园和虹口区电子商务创业园等多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江苏有南京(建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常熟电子商务产业园、顺丰无锡电商产业园和双龙电子商务产业园等。2020年2月21日,京东长三角智能电商产业园正式落户苏州,这是江苏省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之一;安徽有安徽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平安芜湖金融电商物流园等多个产业园区。如此多的电子商务产业园成功吸引了一大批电商企业入驻,有效推动了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从而确立了长三角地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优势。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一)制定长三角一体化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构建区域电子商务协同运行机制
虽然长三角电子商务发展速度较快,整体水平也处于全国领先,但目前各个省份或城市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还有差距,而且很多城市在电子商务战略规划上也是各自为政,没有站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上综合考虑。从长远发展来看,要制定长三角一体化电子商务发展战略,需要从几个方面综合考虑。一是长三角一市三省主要领导组成的领导层要站在一体化发展角度进行顶层设计。在顶层设计时既要突出战略规划的系统性,又要体现城市的区域特色,从而明确各个城市的电子商务产业定位、主要任务、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等;另外,在顶层设计时还要考虑如何提高政府、行业和产业的服务管理能力,从而为电子商务一体化发展提供政策、管理和服务支持。二是各级政府要通过政策、制度的创新,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尽快出台一批土地、金融和税收等相关政策,营造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电子商务企业入驻,促进区域电子商务产业的聚集和升级。三是加快构建区域电子商务协同运行机制。长三角地区协同机制已经在制定中,但因为跨越的地区和涉及的方面比较多,所以非常复杂,而电子商务协同运行机制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要实现长三角电子商务协同运行,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跨地区跨部门的电子商务管理运行机构,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其次结合各个城市电子商务定位和发展目标,实现区域电子商务的互补和协调发展;最后要打通各个省份或城市之间的隐形壁垒,让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都作为区域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一个节点,发挥自己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从而促进区域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
(二)结合区域经济和产业特点,深化特色产业电子商务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范围也越来越广,从流通到农业,再到工业、基础设施和政务等各项业务都实现了“互联网+”。特别是2020年初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使得人们不得不待在家里,让过去我们认为不适合进行“互联网+”的业务也搬到了互联网上。如房屋买卖,要现场考察才知道户型、布局和环境适不适合自己,因此买家不仅会亲临现场、货比三家,而且针对中意的房子还会多次勘察才会有定论,所以过去人们认为房屋买卖根本不适合进行网络交易。但恒大集团却在疫情期间推出了网上卖房,不仅业绩卓越,实现了自己企业资金的快速回笼,而且还打了竞争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让整个房地产界都为之一振。所以电子商务作为经济增速提效的新动力,不仅关乎流通领域,而且会影响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为了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各个城市要在长三角一体化电子商务发展战略下,结合自身的经济情况和产业特点,深化特色产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如浙江义乌以小商品市场闻名世界,他们就通过跨境电商把小商品卖到全世界去;浙江嘉兴市下面的桐乡市以国际羊毛衫城而出名,他们就将羊毛衫在网上批发和零售;浙江嘉兴市下面的海宁市以皮革而出名,他们就推动以皮革产业为主的电子商务企业集群发展等。因此,无论是从战略全局出发,还是从区域经济发展出发,都要推动电子商务与地方特色产业深度融合,从而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长三角电子商务一体化发展。
(三)树立区域电子商务品牌产业,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集群发展模式
为了促进区域电子商务的集群发展,各城市要结合自己的产业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产业集群品牌。这个产业集群品牌既包括区域公用品牌,也包括企业个体品牌。这种品牌的打造和维护,既要有优质的原料或产品作为基础,也要发掘网络消费者的价值需求,提高特色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对加工、生产和仓储流程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进行电子商务品牌规划和推广,这样才能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品牌。
树立区域电子商务品牌后,地方政府还要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从而起到引领和带动的作用。这里的龙头企业既可以是知名的电子商务企业,也可以是资源丰富、采取“互联网+”的传统企业。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土地和税收等优惠方式培育和支持龙头企业,使其成为区域特色产业的领军品牌,带领和吸引相关产业集群发展。如芜湖市的“三只松鼠”,作为我国第一家定位于纯互联网食品的品牌,现在不仅是芜湖市的城市名片,同时也是零食产业的龙头企业。从2012年成立到2019年销售额突破百亿,三只松鼠只用了短短7年的时间,就成为零食行业首家迈过百亿门槛的企业。三只松鼠不仅自己快速发展,还带动了憨豆熊、同福碗粥和溜溜果园等一系列休闲食品品牌的集群发展。这种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集群发展模式,既可以让相关企业凝成一个产业链,也可以整合产业链上的供应商、生产商和销售商等主体,建立基于产业链的采购、加工、销售和流通等环节完整的业务链,实现业务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联动发展。
(四)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服务与支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创新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更需要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作为支撑,这需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和作用。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肯定了自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同时也指出,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目标是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在2019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公布的首批“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名单中,只有6所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入选,其中长三角地区就占据了四所,分别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这为长三角地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这四所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长三角区域内其他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共同进步,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电子商务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与支撑长三角地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
(五)注重电子商务产业园的规划与布局,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
随着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电商产业开始集群发展,长三角地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也是电子商务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各地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大部分都是政府根据区域产业特色规划建设的,当然也有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和行业为主导规划建设的。无论哪种方式主导的,在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时都要注重电子商务产业园的规划与布局。电子商务产业园作为一站式服务区,不仅要考虑相关电子商务企业的入住,还要考虑物流服务、技术服务和金融服务等商务服务区域规划,工商税务、跨境海关和商品检疫等政务服务布局,居住、超市和饮食等生活服务配套。在此基础上再完善电子商务的培训平台、服务平台和孵化基地等建设,从而形成完整配套的电子商务社区。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相关电子商务产业向此园区聚集。如温州联域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了引导相关电子商务企业的入驻,提供了丰富的软硬件配套支持,包括房租优惠、税收优惠、给予优秀电商企业政策扶持和奖励等,同时还包括200套电商人才公寓、装修好的办公场地和智能仓储物流基地等硬件配套,极大吸引了周边电子商务企业的入驻,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产业园之一。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协同和一体化战略备受关注,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更是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不仅使产业布局由分散型向共用产业基础设施和平台的集聚型转变,实现长三角地区生产要素向质量高和使用效率高的集约型方式转变,还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国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作者:胡计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