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一轮政策性资金“组合拳”正式落地!三大核心资金池扩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三大渠道注入关键资金。2025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
禁止类项目范围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禁止类项目清单主要基于政策文件对项目投向的负面管理要求,结合相关申报指引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禁止性规定,可归纳如下:
1、房地产开发及商业设施
除保障性住房、土地储备外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主题公园、仿古城(镇、村、街)等商业化设施
政策依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禁止类项目清单》
2、楼堂馆所类工程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技术用房,党校(行政学院)、培训中心、行政会议中心、干部职工疗养院等
政策依据:《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
3、形象工程与政绩工程
巨型雕塑、过度景观提升和街区亮化工程、文化庆典及主题论坛场地设施等
政策依据:《关于严控形象工程建设的通知》
4、一般竞争性产业项目
市场可有效配置资源且竞争充分的产业领域,如一般制造业等
政策依据:《政府投资条例》
5、其他限制性领域
完全无收益或收益无法覆盖成本的项目
已完工或投资完成超过80%的项目
政策依据:《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管理规范》
6、生态环保类
未通过环评/节能审查的高耗能项目(如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煤且无替代方案)
政策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7、信用风险类
申报单位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政策依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8、重复申报类
已获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等资金支持的项目
政策依据:《中央财政资金统筹管理办法》
9、资本金违规类
资本金来源含“明股实债”、融资租赁等非自有资金
政策依据:《项目资本金管理办法》
禁止类项目典型案例解析
以下为超长期特别国债禁止类项目的典型案例及原因分析,涵盖政策禁止的主要领域和典型违规情形:
案例1:仿古城商业化开发项目
项目内容:某地申报“仿古文化街”项目,拟建设仿古建筑群并引入商业餐饮、旅游购物等设施,总投资15亿元。
禁止原因:属于“主题公园、仿古城(镇、村、街)等商业化设施”,违反禁止类清单中“房地产开发及商业设施”条款
政策依据:超长期国债明确限制非公益性商业化设施建设,资金不得用于文旅地产等市场化项目
案例2:党政机关培训中心新建工程
项目内容:某省级部门申报“干部培训中心”项目,计划建设综合办公楼、会议中心及配套住宿设施。
禁止原因:属于“楼堂馆所类工程”,包括党政机关培训中心、行政会议中心等禁止性内容
政策依据:国债资金严禁用于楼堂馆所,且项目需符合“两重”(重大战略、重点领域)方向,不得涉及行政性基建
案例3:巨型城市雕塑及亮化工程
项目内容:某市申报“城市形象提升”项目,拟建设高50米的城市标志性雕塑,并对主干道实施过度亮化改造。
禁止原因:属于“形象工程与政绩工程”,包括巨型雕塑、过度景观提升等非必要支出
政策依据:国债优先支持生产性、公益性项目,严控非功能性形象工程
案例4:一般制造业设备扩建项目
项目内容:某汽车零部件企业申报“传统燃油车生产线扩建”项目,计划增加低端产能。
禁止原因:属于“一般竞争性产业项目”,市场已充分竞争且不符合“设备更新”政策导向
政策依据:国债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工业母机等高端领域,禁止传统低效产能扩张
案例5:无收益的公益性场馆项目
项目内容:某县申报“全民健身中心”项目,规划建设大型体育场馆,但无明确运营收益机制。
禁止原因:属于“完全无收益或收益无法覆盖成本”项目,缺乏可持续资金平衡方案
政策依据:国债要求项目具备市场化收益能力或与中央事权匹配的公益性,避免财政资金低效使用
案例6:重复申报的农业设施项目
项目内容:某农业企业将已获中央财政补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重新包装后申报国债资金。
禁止原因:违反“禁止重复申报”规定,且项目投资完成度超过80%
政策依据:国债资金需用于增量投资,已完工或接近完工项目不在支持范围内
违规项目共性特征总结
偏离政策导向:如商业化开发、低端产能扩张等与国家“十四五”规划、设备更新等重大战略不符。
收益机制缺失:无收益或收益无法覆盖成本的项目,难以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资金闭环。
前期准备不足:缺少合规审批要件(如环评、用地许可)或建设主体不清晰。
注:企业及地方政府申报时需对照禁止类清单,优先选择符合“两重两新”(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消费升级)方向的项目
合规性整改与申报策略
一、合规性整改要点
禁止类项目清理
整改范围:需全面筛查涉及房地产开发(保障性住房除外)、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如巨型雕塑、过度亮化工程)等负面清单项目,确保无违规建设内容
调整路径:对存在违规风险的项目,可通过调整建设内容(如转向绿色低碳设备更新、城市地下管网改造等合规领域)重新包装申报
项目规划合规性优化
规划衔接:项目需纳入“十四五”规划、国家级专项规划或省级实施方案,确保与国家重大战略方向(如“两新”领域、“双碳”目标)高度契合
收益机制强化:对无收益或收益不足的项目,需补充市场化运营方案(如设备更新项目绑定服务费分成机制)或申请中央财政配套资金
前期要件完善
审批文件:补齐立项、环评、用地、节能审查等核心要件,避免因手续不全被“一票否决”
开工时限:新项目需确保2025年底前开工,在建项目需在2025年形成实物工作量
二、申报策略与实施路径
重点领域选择
“两新”领域优先:聚焦工业设备更新(如新能源车生产线改造)、医疗教育设备升级(如老旧电梯更换)、消费品以旧换新(如家电回收补贴)等政策支持方向
战略安全领域:优先申报粮食仓储设施、能源保供设施(如电网改造)、城市地下管网等国家战略安全类项目
申报材料精细化
资金拼盘设计:整合超长期国债、专项债、银行贷款等多渠道资金,明确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担比例
效益量化论证:通过能耗降低率(如节能设备更新项目)、产能提升率(如技改项目)等指标量化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
动态调整与风险规避
政策跟踪机制:关注国家发改委动态调整的支持领域(如2025年新增能源电力设备更新方向),及时优化项目方案
重复申报筛查:核查项目是否已获其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避免因重复申报被剔除
三、典型案例参考
合规整改案例:某市将原计划用于仿古商业街的国债资金调整为“智慧停车场+充电桩”一体化项目,既符合城市基建方向,又规避商业化设施风险
申报成功案例:某企业申报“工业机器人生产线技改”项目,通过绑定设备租赁收益分成机制,成功获得国债资金支持
注:申报需遵循“成熟一批、报送一批”原则,优先选择前期准备充分、能快速形成实物工作量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