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本章介绍了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部分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概况,并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要性
随着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投入和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有多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环境保护:随着我国工业、制造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汽车排放物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电动汽车和氢能源汽车,更能够达到零排放的目标;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采取了更为便捷的供能模式,而且不断发展的能量回收技术也使得它们的能源利用率大大提升,从而降低了能源消耗。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它不仅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还可以有效地通过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
第二,能源安全:我国依赖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其中80%用于汽车燃料,每年消耗石油总量达到5.88亿吨,其中3.17亿吨被用于汽车燃料,因此,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对石油的需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从而为我国的能源结构带来巨大的变革。
第三,提升产业水平:相比美国欧洲日本等我国在传统燃油车发动机等核心部件技术上存在明显的差距,经过多年不断的努力,我国逐渐突破了“汽车大国”和“汽车强国”的技术障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电动汽车行业,中国拥有大量的关键性资源,不仅可以制造出高质量的电池和电机,还具备了在核心零部件(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研发上的世界一流水准,因此,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有望实现“换道超车”的目标。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意识到新能源汽车在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开始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一)初步发展阶段(2000年-2008年)
(二)示范推广阶段(2009年-2014年)
(三)产业化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
三、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和销量分析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与渗透率保持高速长
近几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2017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57.9万辆,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333.4万辆,可见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二)新能源汽车市场集中度高,行业竞争激烈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统计,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突破100家,其中20%的汽车品牌的销售额突破258万辆,占比达到84%。行业集中率衡量了行业的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在2017-2021年期间,中国新能源专用车行业的CR3和CR5指标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CR3与CR5分别为26%与40%,说明市场的集中度较高。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前十大企业中出现了新老交替,而新兴的互联网汽车企业,如理想、蔚来、小鹏等国产品牌尽管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也在不断崛起,频频进入销量前十。
四、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出口情况分析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情况分析
自2017年起,中国海关开始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单独归类统计,2017年我国新能源出口为10.5万辆,包括纯电动汽车以及插电混动汽车两大类,纯电动汽车包括乘用车、客车、特种车,插电混动汽车包括乘用车和汽车,但主要出口车型为乘用车,其他车型数量较少。从2017年到2022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2020年由于新冠病毒的影响,出口量略微减少。然而,到了2022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突破了67.9万辆,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使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提升到了67.2%,这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
根据相关统计,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覆盖全球六大洲,其中亚洲和欧洲更是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出口市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超过欧洲和亚洲的90%,在全球范围内,比利时、英国、泰国、印度、等10个国家是主要的出口国。
图 3.1 2017 年-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情况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口情况分析
2017-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整体呈现波动上涨趋势。2016年,我国政府将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8年,自国家财政部大幅下调汽车与零部件进口,行业由此进入高速增长期,进口规模不断上升。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加上特斯拉开始在华国产,导致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有所下降,2022年进口规模达到13.21万辆。近年来,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迅速发展,中国进口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已经大幅度超过国内销量,这表明中国正在逐步减少对进口新能源汽车的依赖。(作者:温郑鉴)
图 3.2 2017 年-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