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广西柳州市鱼峰区白沙镇乡村振兴规划中的产业规划实践为例,立足于白沙镇现状产业优势及产业困境,从“明确思路—优化布局—建立体系”的视角统筹提出产业振兴规划框架,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强镇产业发展策略、空间布局及体系构建。
一、明确思路,提出产业强镇规划策略
(1)营造品牌,打造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样板。
聚焦螺蛳粉原料主导产业,以建设国家农业产业特色强镇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巩固原料基地建设。强化品牌农产地保护,推进螺蛳粉原材料“三品一标”的认证与管理,注重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申请注册商标,培育发展自主品牌,提高白沙镇知名度。积极创建国家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打造白沙镇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名片。
(2)完善体系,打造农业产业现代化新基地。聚焦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围绕大健康种养基础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强化关键要素支撑建设智慧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推进适度规模化经营建设多元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2]。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探索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将白沙镇打造成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基地。
(3)优化布局,打造产镇村一体化发展格局。严守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管控底线,发挥乡镇上联城市、下接乡村的纽带作用,通过镇村联动发展与镇村功能统筹安排,用好乡村振兴用地政策,并结合村庄自然禀赋和人文历史等资源,因地制宜统筹空间资源配置,加强土地集约化利用,注重主导产业引导,促进区域一体化、协调、有序发展,形成镇村产业协同、区域一体化发展空间格局。
(4)融合发展,打造镇村三产融合发展典范。聚焦于产业延伸和横向融合。推动一二三产业纵向关联,促进农业、加工业及第三产业之间上中下游有机关联,延伸产业链,实现现代农业产业之间衔接密切、循环往复地良好发展。拓展一二三产业横向融合,通过挖掘开发传统农业的内在价值功能,融合农业与文化、教育、旅游及科技等产业[3],努力把白沙镇打造成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典范。
二、优化布局,确定产业及空间布局
(1)筑牢健康食品种植产业,延链补链促进融合发展。围绕螺蛳粉、中草药等健康食品种植主导产业。推进螺蛳粉配料原料(豆角、竹笋、螺蛳)基地规模化建设,逐步扩大基地辐射范围,奠定现代特色农业强镇基础。延伸大健康食品产业链,结合中部三伯岭林场和水山村生态林地资源,发展食用菌、中草药材等林下健康食品经济;依托近郊乡镇地理优势,大田村、新安村发展无公害绿色粮食、蔬菜、畜禽及桑蚕、双高蔗料糖等有机食品,打造健康“都市中央厨房”基地。
(2)以螺蛳粉产业为核心,打造产镇村融合产业体系。依托白沙镇山、水、田、村以及丘陵地貌等多元化乡野风光,围绕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延伸,以规模化农业推动加工、观光、体验等新型乡村服务产业发展。形成以螺蛳粉产业为核心,集“现代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郊野文化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为一体,打造农旅、文旅与健康食品产业相融合的特色产业强镇。
(3)采取点轴带动发展模式,实现镇域均衡协调
发展。塑造“一心、一体、一基地、一环、两带、四片区”发展结构。一心为白沙镇区,打造全镇产业服务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一体为王眉田园综合体,打造集现代农业种植加工、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柳州螺蛳粉主题田园综合体;一基地为三伯岭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两带为柳江沿江休闲观光旅游带以及王眉河特色农业示范带;四片区包括核心发展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生态农林发展区和农业创新创业区;一环为镇域产业融合发展环。
三、建立体系,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1)做强螺蛳粉主导产业,完善现代特色农业。依托柳州市鱼峰区螺蛳粉原料产业种植核心示范区及螺蛳粉加工园区建设项目,构建“一园、一基地、三区、多点”的现代农业空间结构。以洛维工业园区为“健康食品制造核心”,建设食品、保健品加工、医疗器械康复器具生产型的专业园区;以王眉村为核心区打造柳州螺蛳粉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打造西部螺蛳粉特色产业区、中部林下经济产业区及东部中央厨房创新创业区三大特色农业发展区;多点为富硒水稻、豆角、竹笋、螺蛳、中药材、木耳、食用菌、辣椒、桑蚕、脆蜜金桔、生态养殖、双高糖料蔗等特色农业种植地。
(2)推进第二产业集群发展,完善农产品加工业。
按照产城一体发展思路,推动农产品加工向现状白沙糖厂北侧规划的工业园区集中,引进、培育、集聚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打造白沙大健康食品加工园。以白沙酸厂和白沙糖厂为基础,通过建设螺蛳粉原材料加工中心、蔗糖加工中心、中药材加工中心、食用菌加工中心、桑蚕加工中心、禽畜加工中心、果蔬加工中心等,将农业产业链向初级加工、精深加工、创意加工延伸。
(3)完善新型乡村服务业,促进农产品交易流通。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冷链、数字农业、农村教育培训、农村社区养老等新型乡村服务业,构建全面覆盖、设施现代、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依托高速公路出入口,结合白沙酸厂和糖厂,设置现代物流冷链基地。升级改造镇区农贸市场,增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建设乡村振兴学校,健全农民教育培训机制。打造王眉村基础农技推广示范基地,建立特色农产品销售平台,培育王眉村和白沙村建设电商专业村。
(4)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做强乡村休闲旅游业。
塑造“千年古镇螺韵白沙”乡村旅游定位。大力推进休闲农业与镇村旅游发展,变农家为客舍,变农产品为旅游商品,实现农业向旅游延伸,旅游向农业拓展,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的宜居宜业宜游发展新格局,打造柳州市百里柳江南段集螺蛳粉特色农业体验、儒家传统文化传承和森林康养度假为一体的一站式旅游度假目的地。
白沙镇农业产业强镇产业规划坚持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在剖析白沙镇现状优势及问题基础上,聚焦“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及“小米粉大产业”等目标,提出营造品牌、完善体系及融合发展等产业发展策略,结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最后构建完善现代产业体系。该规划能有效促进白沙镇产业特色发展及提档升级,以期对其他地区的乡镇产业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作者:张海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