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 2022 年 1 月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26736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18.9%,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20056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14.2%。这是中国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首次超过 14%,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同时加之城镇化的加速和慢性病患者基数的增加,未来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市场空间将不断扩大,康养需求将日益旺盛,所以需提前布局加以应对。国家战略方面,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明确指出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各项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大健康产业迎来了空前利好的发展环境。
本文分析总结了健康产业园的四种类型,服务型、专科型、生产型和综合型。
一、 健康产业概念
根据国家统计局编制的《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里对健康产业的界定:健康产业是指以医疗卫生和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为基础,以维护、改善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与健康直接或密切相关的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集合。
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相对国外发达国家来说相对滞后,占 GDP 比重较低,且区域发展不均衡,除一二线城市以外,其余地区健康服务机构较少,有待开发。虽然起步较晚,但基于庞大的市场需求,我国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势头和潜力,形成了如健康产业园、康养小镇等康养产业成果。
二、健康产业园概念及类型
健康产业园是一种以健康产业为核心的综合健康产业链园区,是健康产业市场发展下的产物。当下我国的健康产业园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表 1):
表 1 健康产业园案例分类详情表
2.1 服务型健康产业园
主要以区域自然资源或是文化资源为核心进行开发,其突出优势是具有不可复制性和康养价值。内容上构建全面的健康服务体系,以康体养生、旅游度假、休闲疗养、健康教育、体育运动等为主体功能,让人的身心得到全面滋养和放松。现有开发的如南寿峰健康产业园、蓟县健康养生园、大奇山健康小镇等。
2.2 专科型健康产业园
通过引进国内外医疗美容、医药资源,结合区域内具有一定康养价值的资源综合开发的医疗服务产业园。内容上以专业医疗服务、医疗旅游、康复护理、养老养生等为核心功能,并发展研究、培训、会议、商务等延伸功能。现有开发的如瑞士蒙特勒、深圳大百汇生命健康产业园和南京国际健康产业园等。
2.3 生产型健康产业园
主要以与健康相关的医疗、医护产品生产基地为主,以研发和生产制造为主要功能,聚焦生物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健康大数据等领域。医疗医护产品具有产业链较长,研发周期较短,操作空间较大等特点,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将是投资热点领域,非常适合地方政府和产业地产商打造主题园区。现有开发的如广州美丽健康产业园、北京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等。
2.4 综合型健康产业园
整体规模相对较大,包含了“医、药、养、健、游”等多类型、全方位的健康产业集群。现有开发的如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等。
三、健康产业园设计要点
健康产业园规划设计上宜形成复合化功能体系,以旅游、医疗、产业生产或养老等为主要方向,根据具体的项目实际辅以其他功能作为补充。健康产业园应充分尊重现状实际,顺应区域康养大环境,迎合社会康养需求,针对性地制定康养产品,以保证产业园的生命力,同时以自然环境资源作为核心康养卖点,将产品与资源深度融合,需凸显特色化和专业化,并完善配套的服务设施。
健康产业园区内的空间设计要体现人的尺度,满足不同类型群体的康养需求,同时将设计精细化,将康养措施落实到细部。绿化景观营造上合理配置植被,更多地运用乡土树种,以到达净化环境、健体养心的目的。涉及康养产品生产性空间设计的,要根据具体生产需求来设计空间,保证空间的可使用性。
健康产业园的运营要以市场化开发为主导,确定项目的开发主体、开发模式、招商及运营模式等,形成系统化的运营管理流程,推进健康产业链的高效发展,实现产业园的经济效益增长。(作者:陈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