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规划面临哪些问题?区域发展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中国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中国发展的奇迹。同时,在发展中也面临以下4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区域发展规划面临哪些问题,区域发展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1、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划分改革
  分税制改革和营改增改革,提高了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了中国经济全面发展,同时也出现丁新的问题,主要是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地方财政特别是县乡基层财政能力弱化。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改革,特别是要健全省级以下财政体制,健全地方税体系。近几年,中国全面实施营改增,这是一场重要的税制结构性改革,以前属于地方税的营业税全面改征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的增值税,中央与地方分成比例由原来的75:25改为六四分成又改为五五分成,在地方原有税收基数不变的情况下,确保地方税收只增不减,这从根本上保证了营改增的顺利推进,收到了各方满意的效果。今后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优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开辟地方税源,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2、区域政策的精准化、精细化问题
  区域政策要真正管用有效,就必须照顾到差异性,增强针对性。特别是大的区域政策,还要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化。比如西部大开发政策,就要根据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巨大差异,制定实施不同的差异化政策。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包括12个省(区、市),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1.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27%,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和的20.79%。西北地区地广人稀,面积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62.4%,人口和经济总量只占西部地区总量的1/3,干旱缺水,沙漠戈壁广布,生态环境脆弱;而西南地区人口相对稠密,面积不到西部地区总面积的38%,人口和经济总量占到西部地区总量的2/3,雨量充沛,平地较少,山高路险。无论是从地理,气候、人口.民族,还是从经济发展来看,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制定实施有区别的差异化政策搭施。比如,西北地区需主要解决缺水的问题,西南地区需主要解决交通的问题,西南地区要发挥好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带动作用,西北地区要增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辐射力。

  3、区域发展政策的协调问题
  现在,各地方发展的积极性都很高,形成了比学赶帮.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也存在相互攀比、重复建设.不当竞争的问题。各地都积极向中央争取戴帽子.挂招牌.设试点,给政策。如设立国家中心城市,目前国家有关文件中提出设立的国家中心城市有9个,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积极争取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还有南京杭州、济南.青岛.沈阳、长沙.厦门等城市。再如城市升级问题,现在全国共有副省级城市15个,计划单列市5个,一些省会城市如郑州,长沙,地级城市苏州等都希望提高城市能级,增设各种试验区等,实行先行先试政策。这些都需要从国家全局出发,统筹考虑,更好地加以协调解决。

  4、区域发展中出现新的分化差距问题
  近年来,中国区域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就是在原有的东中西发展差距逐步缩小之外,产生了新的“南北分化“问题,突出表现为“南快北慢,南升北降“。南方地区经济发展势头相对较好,西南.东南、中南地区发展都不错;北方地区主要是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经济增速有所下降。南方地区经济在全国所占比重上升到62%,北方地区经济占全国比重下降到38%,特别是东北地区经济占全国比重下降到6.3%,不到1978年时的一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区域差异和经济走势分化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由创新发展和新动能成长的不同所造成的。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制和机制创新,经济发展好的地方一般是改革开放力度大,市场化程度高,市场活力和动力充足,民营经济发展得比较快比较好的地方;二是科技和产业创新,经济发展好的地方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特别是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新经济提供了发展的新动能,撑起了发展的新天地。一个地方要发展得好,就必须大力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就像一列火车,如果还用过去的蒸汽动力或内燃机,肯定是跑不快的,必须适应高铁时代的需要,配备新的强劲动力,才能快速向前.行稳致远。(作者:刘应杰)


上一篇:区域发展规划有哪些政策?中国的四大区域发展政策

下一篇:乡村振兴背景下都市近郊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4大经典案例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