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德宏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五大对策

  德宏自然条件优越,发展蚕桑产业优势明显,栽桑养蚊已从霄星试点逐步形成一定规模,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在助推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明显。本文通过对德宏州蚕桑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找出制约当地蚕桑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立足科技兴蚕,提出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科技支播、建立和完葛技术服务体系、开展蚕根资源综合利用等建议,为德宏州蚕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云南德宏蚕桑产业发展对策,云南德宏蚕桑产业发展方案
  云南德宏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五大对策如下:

  1、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要大力整合相关行业部门资源,把蚕桑工作同相关行业部门工作融合贯通,以单独立项,捧绑发展或联合推进等多渠道.多方式增加蚕桑产业投入。财政部门及时兑付蚕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结合桑蚕产业区位优势,充分发挥金融扶持效果,加大信贷资金向蚕桑产业倾斜,推动德宏桑蚕产业的迅速发展。农业部门负责蚕桑原料基地建设及实用技术推广,重点扶持标准化桑园建设、优良桑树种苗补贴、标准化蚕房建设、桑蚕产业技术培训等,提高栖蚕企业及桑蚕产业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推动桑蚕产业的发展。工业、信息和科技部门加大对蚕桑产业重点企业的支持,桑蚕产业配套技术攻关,将桑蚕良种选育,桑蚕种养技术、良种繁育技术,桑蚕病虫害防控以及桑蚕综合利用等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列入重点支持领域,提高桑蚕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2、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产业发展到哪儿,基础设施完善到哪儿“的思路,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桑园,逐步调整桑园种植区域,液汰零散种植、容易发生农药中毒集中逄片区加快水源工程,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灌排渠系统建设,确保桑园每公顷桑叶产量达到24000kg、产鲜茨1650kg以上。改造山区桑园道路,改变桑园进出运输毛路的状况,利于实现桑园机械化操作。开展中低产桑园改造工程,通过老树复壮更新,桑园改造嫁接、修灌渠等措施和手段,使现有的中低产桑园提质增效,达到高产桑园的水平。改善生产基地配套条件,在栖园集中连片区达到每0.2hm:栖园配置消毒池一个,购置消毒机一台;每667m「桑吴配套建设一个10山的大蚕房,每2hm「栖园配套建设一个80~100m的小蚕共育室。

  3、强化产业科技支撑
  德宏州蚕桑产业发展看企业,核心在企业,支撑靠科技。耐鼓励企业与省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开展科技合作,开展特色蚕桑品种选育与研究,培育专业技术人才,筛选出适宜本地优质、高产、高抗的蚕品种,强化良种良法和茧丝加工等关键技术研发,重点解决德宏桑蚕业发展巫待解决的良种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同时,大力推广小蚕共育和方格蔽上蔬,省力化养蚕和桑园间套种等先进实用技术,加快新型蚕药和切桑机、伐条机等养蚕机具的研发或推广。建立“优质丰产桑园建设,病虫害统防统治,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上蓬蓬具优良化“等地方标准,提升蚕桑生产的技术水平。

  4、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体系
  建立“政府+企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高效桑蚕生产科技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聘请专家组织和开展桑蚕技术培训班,对桑蚕岗位工作人员进行理论和使用技术培训,培训技术带头人, 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蚕桑技术水平。组织科技示范户,重点养蚕户到先进的蚕桑发展地区考察学习吸收成功的经验,利用蚕桑合作社组织协调作用,在生产季节组织合作社成员对生产上发现的新问题进行交流研讨,相互学习。组织种桑养蚕技术过得硬的科技示范户现场教学,为蚕农免费提供学习场所和实用技术,利用示范户带动蚕农,提高蚕农的自身素质,同时学以致用。龙头企业也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注重技术人才培养,在桑园管理,养蚕技术信息等方面定期对科技示范户进行技术培训“。

  5、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
  充分利用栽桑,养蚕各个环节的副产物,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如:桑园内根据季节套养家禽或套种经济作物,利用桑叶制作饲料,桑植制作桑植酒,桑枝制作地板蚕沙提取叶绿色和制作有机肥等,改变德宏州目前只生产原料的模式,使蚕桑产业由单一的初加工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实现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延伸产业链。同时,结合种植体验,生态住宿,农业休闵等元素,将蚕桑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为基层群众产业增值收益创造条件。(作者:梁建平,李丽振,兰_丹,李文柱,匡钰)


上一篇:云南德宏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下一篇:京津冀地区城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养老需求变化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