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湖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为实现数 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整体规划,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引导支 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强化高端创新人才引育,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补足数字经 济发展资金缺口。

推动湖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整体规划,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凝聚子群空间结构总体呈“东高西低”阶梯式分布特征,凝聚子群Ⅰ、Ⅱ、Ⅲ分别主要来源于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和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各市州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所处地位和拥有权力具有差异性,其中长沙市是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主要辐射源。考虑到各市州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方向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因此数字经济发展的省域整体规划应在充分尊重与支持各市州数字经济发展模式与路径的基础上,引导各市州积极融入全省数字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从而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优势互补、集成优化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格局。


全面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确保湖南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在明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概念内涵和建设边界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和有序布局。应根据各市州的产业发展现状、数字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地方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省域内整体规划布局和各市州重点建设内容。通过加强规范引导,实现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另一方面,在充分把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律和方向基础上,分级分类分区域推进实施。信息基础设施的市场化程度高,应主要依靠市场竞争机制开展建设;事关经济社会高效运转的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可通过政企协同方式推进;公共产品属性较强的创新基础设施则要以政府财政投资为主进行建设。此外,各市州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结合当地实际适度超前,但必须防止运动式增长、重复建设、盲目投资。


二、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引导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方面,建立健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政策体系。政府职能部门应关注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挑战,剖析现行政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偏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框架体系。由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等不同类型、不同产业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在把脉资源禀赋,瞄准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强化数字化转型相关的人才、产业、资金、财税、创新等政策的精准供给,重点在于激活各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此外,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补贴方面应注重避免出现“大水漫灌”现象,建议在不同阶段采取差异化补贴政策。如,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应注重补贴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以产生“同行”外溢效应,此后则应注重补贴尾部企业,努力降低其数字化转型的成本和风险。


另一方面,构建与完善地方政府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机制。首先,积极推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评估机制体系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绩效考核评估具有“指挥棒”作用,要通过优化调整绩效考核评估机制体系,引导、督促地方政府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阻力,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优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环境。其次,通过商协会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商协会作为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能够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发挥统筹协调、构建平台、规范管理等一系列作用,然而商协会自身发展仍存在诸多限制。因此,地方政府应支持商协会实体化建设,有针对性地引育商协会人才,加大购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服务的力度。最后,政府职能部门应根据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需要提高产业治理水平,缓解乃至消除企业“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问题,引导企业循序渐进稳健转型。


三、持续强化高端创新人才引育,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

数字经济领域人才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推动力量。一方面,积极探索和推动数字经济学科体系建设。构建以满足数字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多层次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围绕数字经济学、数字技术等领域设置相关学科和专业,不断推动数字经济的学科建设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和扶持高端创新人才。制定出台面向湖南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数字人才专项补贴政策,继续加大对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和对基础研究、人工智能等领域高层次团队的引进支持。为在本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提供经费、住房、户籍、配偶就业以及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待福利,吸引人才留湘发展。


加强基础数字技术研究,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确保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湖南统计年鉴2021年数据,2015年至2020年期间,湖南省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其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经费)支出的比重一直低于5%,企业层面的这一数据则更低。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公共性特征,创新收益的非独占性使得私人部门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热情不高,基础数字技术研发受到严重制约。因此,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事业单位应加大对数字经济领域前沿技术基础研究的投入,牵头打造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平台。企业也应转变研发投入思路,将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从满足市场需求的低投入、短周期的应用型研究领域,逐步转向关键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


四、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补足数字经济发展资金缺口

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资金规模非常大,有限的财政投入完全是“杯水车薪”,应通过加快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模式,为湖南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首先,强化政府引导作用。针对省域内数字经济的重点发展领域、具有潜力的产业方向,特别是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报周期长、技术创新性强的领域,建议设立省级产业投资基金,通过资本金出资、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支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引领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数字经济领域。


其次,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一方面,支持私募股权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投资数字经济领域。私募股权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是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市场力量,政府可通过给予新设奖励、租房补贴、投资奖励、备案绿色通道及亏损补偿等优惠政策鼓励私募股权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积极参与投资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和项目。另一方面,通过放宽相关准入与限制,引导公众资金通过券商资管计划、基金资管计划、保险资管计划、银行资管计划等各类资管计划参与数字经济领域的股权与债券投资。


最后,发挥金融赋能作用。一方面,加大重点领域数字经济企业信贷投放,助力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快速响应数字经济企业融资需求,提升数字经济企业融资效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定向降准、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等货币政策工具的正向激励作用,将降准政策释放资金优先用于支持小微、民营数字经济企业发展。同时,开展涉数字经济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作者:陈国生,杨仕鹏,黄华东,陈政)




上一篇:数字经济视角下景德镇陶瓷文创产业战略转型的路径

下一篇:安徽省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