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D模式下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提出对EOD模式下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风险应对建议。从风险源出发,重点对规划设计阶段、施工建设阶段以及产业发展运营阶段中给出风险应对建议,为EOD模式项目的实施落地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规划设计阶段应对措施

1.1 明确生态环境治理目标

EOD模式项目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是国家为了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瓶颈问题而推出的一种创新性举措。因此在EOD模式项目中,首先结合当地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重大治理任务,以提升生态环境水平为目标,谋划出一批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环境治理效益明显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在明确当地生态环境治理需求与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严格遵循上位规划的要求,科学确定项目的边界范围,确定不同项目的建设内容、实施路径、投资估算等内容,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准确识别关联产业

流域生态系统内包含的生态产品资源及周边土地资源均有丰富的潜在经济价值,在谋划关联产业发展相关的项目时,应该统筹考虑EOD模式项目的各相关利益方,根据当地资源禀赋,结合产业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相关上位规划的要求,谋划出一批与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紧密关联、发展边界科学合理清晰、建设内容明确、收益性较强的特色产业项目,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分析项目可行性

根据国家EOD模式项目支持政策和相关规定,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项目的建设地点、实施主体、建设周期、投资估算等方面科学的分析项目一体化建设运行的可行性。对于无法实现成本收益收支平衡的项目,根据相关支持政策多渠道申请政策性补助资金,拓宽资金渠道,保障资金来源。

EOD模式下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二、施工建设阶段应对措施

EOD模式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风险与不同子项目本身及各项目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关联,本阶段的风险主要包括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风险、施工监管风险、技术运用风险,涉及的范围较广。


2.1 建立健全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

加强对项目施工期间的人员监管,建立奖惩机制,细化监管标准,严格遵循施工地的规章制度,建立严格的相关资料文件审批、监管制度,细化标准化流程,完善施工安全监管责任的奖惩机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项目施工人员的风险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要求与规章制度。


2.2 编制阶段性投资计划

EOD模式项目运营周期长、实施项目较多、涉及资金较大,因此应该结合项目实施特点编制相应的阶段性投资计划。由SPV成立专门的资金使用管理部门,根据不同的项目阶段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并将资金监管责任细化到不同的个体,对使用计划进行实时追踪监管,严格规范资金使用流程,做到专款专用。定期对领导汇总资金使用情况,及时遏制非正常原因使用资金情况发生,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


2.3 加强施工风险管理

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管。严格遏制偷工减料等行为的出现,建立严格的奖惩体系,并将类似行为纳入考核体系,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行为加以处分,保障工程的质量。加强施工阶段的安全培训。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积极宣讲、科普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要点、注意事项、规范操作流程等,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构建完整的应急事故预案机制,做到意外事故进发生时,人员抢救及时,治疗与赔偿制度健全完善。加强施工阶段的进度管理,综合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方因素,制度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将进度指标纳入考核,提高项目施工积极性。


三、产业发展运营阶段应对措施

3.1 慎重选择运营承包商

EOD模式项目涉及的行业跨度大、方面繁多、种类丰富,不同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关联产业项目融合发展的路径与运作方式存在较大差异。SPV可自行运营,也可以选择运营承包商。应该从EOD模式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依法依规做好项目立项的前提下,通过公开采购的方式对运营承包商进行选择,根据行业内的高标准要求设置采购条件,选择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综合实力较强的运营承包商,同时组织专家对运营承包商进行全面的考察与分析,并通过合同的形式约定运营的质量及服务要求。


3.2 定期偏差分析与纠正

为避免产业发展运营收入达不到预期的情况发生,要定期对EOD模式项目进行复盘与经验总结,对于出现的问题和情况要出具针对性的分析报告,分析偏差或者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进行解决和修改。为提升运营承包商工作的积极性,根据产业运营收入情况设立奖惩制度,做出相应的奖惩措施。


3.3 建立目标绩效考核体系

针对EOD模式项目存在运营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建议SPV根据生态环境治理与维持的特点和产业运营的特点设立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将运营责任细化到具体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主体,在项目内部建立责任共担机制,建立相应的目标指标考核体系对EOD项目的预期效果进行检验,保证EOD模式项目的建设与实施真正有效。


3.4 加强项目监管

EOD模式项目是一个周期长、跨度大、系统性强的工程,其涉及前期决策立项阶段、规划设计阶段风险、招投标阶段风险、施工建设阶段风险、产业发展运营阶段、运营期结束阶段等六个阶段,涉及项目种类多、过程复杂,基于以上特点,政府方和项目管理公司的管理水平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应该从政府方和SPV的视角出发,明确各方在项目中的管理职责,充分发挥各方监督管理作用,确保项目规范实施。(作者:宋孟莹)




上一篇:基于EOD理念的“市场+”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模式研究(附案例)

下一篇:海洋类EOD模式项目方案研究探讨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