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云南省会泽县为例,对该县林下高效种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为乡村振兴视域下该县林下高效种养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了林下高效种养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与展望。
一、会泽县的基本情况和森林资源现状
会泽县位于滇东北乌蒙山主峰地段,在云南省东北部,辖区国土面积5886km2,山区面积占比达95.7%,属于高海拔地区,最高海拔4017.3m,是比较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设有25个乡(镇、街道)、381个村(居)委会和4291个村(居)民小组、5281个自然村,现总人口10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1.83万人),是云南省的第三人口大县。会泽县森林资源丰富,在“十三五”期间,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等一批重大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共营造林36万亩,现有森林面积445万亩,活立木蓄积1458万m3,森林覆盖率达50.38%,是国家林业科技和长防林工程重点示范县,2021年9月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为“会泽中药材种植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12月被认定为“第五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二、会泽县林下高效种养的发展现状
据调查统计,目前已培育和引进林下资源开发企业10家,发展专业合作社20个,培育林下资源开发大户30户,林下资源开发基地6个、林下菌种培育中心3个、不同海拔高度的林下仿野生种植实验基地2个,创建了“钱然”“磊彬梓”等一系列特色品牌。
同时,探索出可复制、可借鉴和可推广的“林药、林菌、林鸡、林畜、林蜂”5种林下高效种养发展模式,全县林下种养发展规模达10 883亩,其中林下种植利用林地面积5700亩,以种植羊肚菌、冬荪、大球盖菇等食用菌和有机三七、白芨、滇重楼等中药材为主,年实现产量1329.81t;林下养殖利用林地面积5183亩,以养鸡、养蜂、养羊、养牛等为主,养殖数量50万余头(只、箱)。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全县林下种养年实现产值8000万元,有效带动7237户2万名群众稳定增收致富,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在提高了林地效益的同时,有效保持了水土,涵养了水源和维持了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促进了林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0.38%,较2018年初森林覆盖率42.5%,5年时间增长7.88个百分点,森林面积达445万亩,活立木蓄积1458万m3,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一处景观带来一片繁荣”。全县林下高效种养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实现了产业发展、企业增效、群众增收多方共赢,切实有效推动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会泽县林下高效种养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分析与展望
1 林下高效种养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分析
1.1 科学合理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林下产业要发展,规划需先行。要结合现有的林业资源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林下高效种养产业布局,健全完善《会泽县“十四五”时期林下高效种养发展规划》,在功能区设置、产业发展布局、产业发展模式、典型示范推广等方面具体化,将发展林下高效种养经济作为乡(镇、街道)年度重点工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协调推进,严格落实年终奖惩,确保取得实效;根据自然地理气候、森林资源分布和现有的种养业基础,采取“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方式,进一步完善、推广具有可行性的“林药、林菌、林鸡、林畜、林蜂”5种林下高效种养发展模式,以实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的产业化效应。在待补镇、火红乡、马路乡等20个乡镇重点发展林下中药材、林下养蜂、林下养畜等林下种养产业,在金钟、宝云、以礼等城区5个街道重点发展林下食用菌、林下养鸡等生态观光采摘产业。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建成了一批带动力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林下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和采集基地,力争到2025年底,全县林下高效种养面积发展到10万亩,年实现产值1.5亿元,形成“一县一业、一乡(镇、街道)一特、一村(社区)一品”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林下高效种养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增长点。
1.2 培育新型主体,推动产业化发展
新型经营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活力和竞争力。要积极构建财政投入长效机制,明确每年将林下种养产业发展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在不违反扶持项目使用范围和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加大整合上级扶持资金,与林下种养相结合,尽可能进行整合和捆绑投入,使之用足用活林下高效种养项目专项资金,加快林下高效种养持续快速发展,不断壮大龙头企业,辐射和带动了群众发展林下高效种养增收。同时,以扩产业、提效益、精加工、建冷链和强营销为重点,采取财政奖、向上争和企业投的方式,对规模经营主体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办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经纪人队伍和推销中介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龙头企业+经纪人队伍+农户”等林下种养产业化发展模式,引进先进加工技术,建设林下种养精深加工生产线,带动林下种养产业全链条式和规模化发展,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全县林下高效种养产业蓬勃发展。力争到2025年底,全县重点培育打造16个林下种养集中连片生产示范基地,在25个乡镇(街道)分别重点建设2个特色林下种养循环经济样板产业,培育市级以上林下龙头企业10家,发展林下专业合作社达到30家,辐射带动农户3.15万余户10万余人持续增收致富。
1.3 强化科技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
林下高效种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技术支撑。要围绕加快林下种养高质量发展技术需求,积极搭建发展林下种养科技服务平台,由县林业和草原局牵头,建强配齐林下种养发展技术服务队,整合技术服务资源,采取点对点、一对一的模式,围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加工等示范基地和产业链,进村入企业、入合作社、入户,开展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良种良法和野生栽培等关键技术指导、科技咨询和培训等系统服务,加强示范户、农民技术骨干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的提升。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与技术推广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搭建合作平台,特别是加强与中国工程院的沟通交流工作,大力推广适宜林间种养新品种、新技术。开展林下技术的试验和示范,根据试验结果推广与普及技术成果,着力提高林下种养的科技水平,兴建一批林下种植、养殖和加工科技示范园区,推动林下种养向科学化、标准化和高质量发展。
1.4 搞好市场引导,打造品牌高地
以市场为导向,打造林下产品品牌是推进林下产业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能全产业链拓展增值空间,还能提升林下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此,要将品牌化作为林下产业现代化的主要抓手。首先,拓展市场营销。积极培育市场营销组织,引导组建林下种养协会,培育经纪人队伍,掌握市场波动规律,建立市场预警机制,让林农能够及时掌握市场行情,规避市场风险,拓宽林下产品销售流通渠道,通过直播带货、农村电商和网络营销等形式,使林下产品种(养)得好、卖得出和收入高。其次,发展有机产业。积极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富民”的林下有机产业,全程进行质量控制与监测,抓好从初产品到成品、从产品到包装、从产前到产后的各个生产环节,全面推行林下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培育无公害林下产品、绿色林下食品、有机林下食品,提高林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最后,打造绿色品牌。将打造绿色品牌作为提升林下种养市场竞争力的助推器,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强林下产品的绿色、生态、有机和地理标志申报、商标注册和品牌认定力度,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食品牌”“原产地品牌”和“生态品牌”,着力提升林下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依靠品牌走向大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1.5 延伸发展空间,推进林旅融合
以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依托,结合当下“生态旅游”热点,在“林药、林菌、林鸡、林畜、林蜂”5种林下高效种养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延伸林下发展空间,推进林下种养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深度融合,依托雨碌大地缝、金钟山森林公园、大海牯牛寨万亩杜鹃等乡村旅游景区(点)的资源优势,加大资金投入,推进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林下种养+体验”“林下种养+旅游”“林下种养+休闲”等模式,着力开发集林下观光采摘、林下休闲娱乐、特色体验等为一体的新型林下生态旅游业态,助推林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新的经济增长极。力争到2025年底,打造县级以上“林下采摘休闲示范点”4个、休闲林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成为林旅融合推动绿色林下产业发展的示范窗口,让10万余户40万余林农在家门口有就近务工、出售土特产、入股分红和旅游服务“四笔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2、会泽县林下高效种养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林下高效种养作为一种绿色、生态和新型的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的林下循环经济产业,可拓宽农民群众增收渠道,实现经济可持续循环发展,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会泽县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注重考察培训、探索发展模式和培育经营主体,林下高效种养经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地资源综合利用、决胜脱贫攻坚和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林下高效种养产业成为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显而易见,林下高效种养是值得大力发展的林业新型业态,应可持续推广应用。同时,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林药、林菌、林鸡、林畜、林蜂”5种林下高效种养发展模式,既适合各乡镇(街道)的村(社区),也适合县情、林情和其他村情,应加以全面推广应用。
然而,任何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缺点与短板,就像木桶理论,一个木桶盛水的高度决定于其中最低的那一块木板。木桶如此,会泽县林下高效种养在发展过程亦是如此,存在总体规划不健全、组织化程度低、机制不够成熟等短板。为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我们要正确认识和面对短板,应充分发挥有利优势,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创新林下高效种养发展模式,补齐发展短板,可持续推动林下种养业扩面、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林下经济、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化发展,让绿水青山价值倍增、高效转化和充分释放,助力乡村振兴。可以预见,会泽县未来林下高效种养的可持续发展将大有可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作者:李培发,刘万洪,任 红,沈继平,雍俊荣,刘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