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智能制造产业集聚的创新发展路径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背景下,传统制造业正处在转型发展阶段,并逐渐呈现出向智能化发展的态势,推动实现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成为大势所趋。江苏作为国内制造业大省,正紧跟智能化脚步,不断推动相关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并呈现出集聚趋势。江苏省借助整合式创新理论的战略引领、创新筑基和制度赋能三大实现路径,构建了江苏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发展路径的总体模型,阐述了江苏智能制造产业集聚的创新发展路径。


制造业企业在实现向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应站在总体视角,进行系统化、整合式的思考与创新,即综合考虑对自身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从战略、技术、制度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创新性的规划,整合式创新的提出对制造业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借助整合式创新三大实现路径的理论框架,构建江苏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路径的总体模型。根据图2理论模型,江苏智能制造的创新发展路径阐述如下。

江苏智能制造的创新发展路径模型

图2  江苏智能制造的创新发展路径模型


一、整合式创新视角下江苏智能制造的战略路径

1.1 推动产业聚集

产业集聚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因此产业分散的地区尤其是高新技术开发区,要科学制定规划、培育相关龙头企业、构建产业发展平台,并借助其先进的科技资源,吸引、引导、带动产业集聚,进而推动制造业产业聚集,促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1.2 加大开放力度

新冠疫情影响下,制造业外资流入大大减少,而国外贸易需求量对于智能制造的集聚具有拉动作用,因此必须加大开放力度,带动制造业生产性需求,同时把握国外对我国产品的需求,有效改善并优化产业结构,吸引外资、确保外资回流中国。


二、整合式创新视角下江苏智能制造的创新及制度路径

2.1 加强信息化建设

在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过程中,信息化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江苏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信息化市场不健全等问题,各制造业企业应借助云计算、“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不断进行自我创新与改革,稳定发展自身信息化建设、开拓信息化市场、形成自身核心优势、拉动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进而推动江苏制造业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与发展。


2.2 优化人口结构

人口规模等级越高,所容纳与吸引的人才就越多,对于发展其经济与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就更有利,因而智能制造的集聚程度就越高。江苏制造业要想取得突破性发展,实现智能制造的顺利转型,就要把握好人才这个关键因素,通过制定相关的人口发展与改革制度,合理扩大人口规模,吸引并引进制造业相关领域人才,不断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规模等级,为制造业发展提供长久且不竭的动力。(作者:王暑雯)




上一篇:EOD 模式在城市片区开发中的实践探析:EOD项目策划问题及对策建议

下一篇:潜山市林下经济发展条件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