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快速稳健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数字经济人才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地处长三角经济区的常州建立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性。本文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收集资料数据和调阅资料,分析介绍了目前已经建成使用或投资运营前景良好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国内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国内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现状

在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经过多年的繁荣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朝气蓬勃、具有活力的现代化新兴服务行业。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迅速,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多彩,服务能力逐步提升。2010年,人社部与上海合作建设了全国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自此我国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发展进程明显加快。


二、国内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的主要问题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过持续不断的发展,取得了更高层次的成就,但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到来,产业园区在建设和发展模式上也面临着多方面、多层次的挑战。


2.1 园区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不适应

目前,中国人力资源产业园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人力资源产业园应结合地方经济,朝向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去努力,但部分产业园没有考虑当地的需求,发展规划偏离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产业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造成了资源浪费,阻碍了园区的进一步发展。


2.2 管理体制成熟度较低

部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管理机制欠缺行之有效的引导。决策协调、管理运营、服务保障等中心职能缺乏具体清晰的主体,存在协调机制不健全、多部门管理、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不明确等问题,真正有效实施“政府主导、企业驱动、市场化运营”管理运营模式的园区并不多,管理精细化程度仍有待提高。


2.3 服务单一和产业链发展不完善

目前,全国大多数产业园内的机构还集中在劳务派遣人事代理等传统中低端业务市场,高端人力资源服务业务领域相对薄弱,行业整体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的衔接不够完整紧密,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链。产业园服务的模式大同小异,缺乏贴近当地市场、产业结构特征和人力资源市场化水平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功能定位。


2.4 园区服务功能有待完善

部分地区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企业数量少、结构不够合理、没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没有形成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笔者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发现很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了大量中低端企业,没有核心企业主导,行业结构松散,无法获得产业集聚产生的规模效应。




上一篇:海南自贸港养老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及职业发展规划对策建议

下一篇:常州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路径研究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