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六大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加强规划指导并引导产业有序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并强化协调管理、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打造新能源优势产业、实施项目带动延伸新能源产业发展链条、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新能源企业创新引领能力、完善政策扶持并形成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等政策建议。研究内容对促进大庆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黑龙江省大庆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六大对策建议


  一、加强规划指导,引导产业有序发展

  建立大庆新能源资源的调查评估机制,积极开展新能源资源精细化评估工作,以确实可信的资源禀赋评估,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有利支撑。将发展新能源产业纳入大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统一协调产业布局,规范项目开发程序。大庆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对加快大庆市经济和城市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管理

  首先建议政府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将项目推进困难提到市一级层面予以协调解决,会同市物价局、住建局、国土局、林业局、电业局等相关部门,做好规划落实工作,及时梳理和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成立专项领导小组,限期解决制约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大障碍。其次可成立可再生能源交易市场,通过严格的碳排放配额及交易机制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有理有据的有效指标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三、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打造新能源优势产业

  以培育和壮大大庆新能源优势产业为目标,通过土地、税收、财政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措施,重点扶持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作为本市新能源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使新能源产业成为大庆市规模较大的优势产业,进而发挥主导优势产业的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前瞻效应,从而带动其他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实施项目带动,延伸新能源产业发展链条

  首先,要将新能源项目同大庆本级重点项目同等对待,按照重大项目推进要求,制定详细推进计划,加强巡查调度,推动项目建设。其次,要做好待建、审批未建项目的开工前准备,设定时间节点,实行项目倒逼机制和退出机制,杜绝部分企业圈占土地、挤占配额、抢占资源的现象,确保项目按计划建成。再次,要瞄准新能源产业技术前沿,充分利用大庆市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推进光温低温汽轮机组、风机锁盘等新能源发电关键技术装备项目。最后,要大力培育引进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加快石墨烯等储能技术研究应用,打造风能、太阳能中端装备及零部件研发制造、系统集成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链向两头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五、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新能源企业创新引领能力

  首先,要建立以大庆市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不断加大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强化关键技术、集成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形成与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其次,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工作机制,加强与市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联合,在核心技术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努力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再次,应建立人才资源开发的有效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一批新能源产业急需的技术人员、管理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充当新能源产业骨干力量。应采用委托、定向、减免学费等方法,选送高中毕业生到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学习培养,返乡就业,参与新能源产业开发建设。


  六、完善政策扶持,形成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首先,要在政策上支持。要尽快研究制定促进大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实施意见,从项目审报、土地供给、资源配置、产品保护、金融支持、人才引进、环境保障等各个方面,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其次,要在服务上跟进。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信息沟通和企业的联系对接,及时掌握有关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和企业、技术发展动态,做好新能源项目投资主体信用库和项目建设信息库建设,实现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推动项目开发建设。再次,要在组织上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应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向能源经济转型升级积蓄后劲的战略性产业来高度重视、系统规划、严格考核、加强监管、强力推进,及时主动梳理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形成问题清单,采取有效措施,逐一整改消号,形成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作者:李碧芳 李世雯)




上一篇:洛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大庆市新能源产业现状、产业发展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