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洛阳市新能源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光伏为主,光热、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等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优势,但其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部分瓶颈难以突破。对此,论文试图从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洛阳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助力。
一、洛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1、总体情况
洛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较早,早在“十三五”时期,洛阳市就将新能源产业确立为构建“565”现代产业体系的六大新兴产业之一,指出要将新能源产业培育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2020年,洛阳市委市政府在“十三五”确立的“565”现代产业体系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提升,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构建“755”现代产业体系,并将把发展新能源等七大新兴产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经过多年的培育,洛阳市新能源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光伏为主,光热、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等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截至2019年,洛阳市新能源产业主要企业40余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0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了130%。
2、重点领域情况
2.1光伏领域
当前,洛阳市形成了从工业硅到三氯氢硅、多晶硅、单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片、组件等完整的产业链条;2010年成立的洛阳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目前我国多晶硅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具备年产18000吨多晶硅、860MW电池片、4.4GW切片、1.8GW电池组件生产能力,产业链水平在市级层面全国领先;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光伏电力(洛阳)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技术水平全国领先。
2.2光热领域
洛阳市四季沐歌太阳能有限公司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太阳能光热行业中最大的集高硼硅玻璃毛坯管、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热水器于一体的太阳能光热行业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2.3风电装备领域
洛阳市LYC轴承、轴研科技、新强联、新能轴承等企业生产的风力发电轴承、大型回转支承、偏桨轴承、变桨轴承在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上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国舰齿轮公司生产的高可靠性齿轮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风动工具公司是我国风力发电设备专用锁紧盘的主要生产商和质控中心;双瑞风电自主研发的5MW风电叶片长83.6m,打破了世界叶片单功率长度记录,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4新能源汽车领域
洛阳市拥有中航锂电、LYC轴承、古城机械等规模以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40余家。2018年,引入总投资150亿元的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高新区建设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和钛系列电池生产基地;中航锂电作为国内动力锂电池系统行业标准的核心起草单位,其动力锂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凯迈电子、嘉盛电源等企业在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及充电设备等方面均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销售。
二、洛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困境
1、光伏企业融资难
因存在产能过剩、投资周期长、贷款回收风险大等特点,2013年光伏产业被国家银监会列为限制贷款类行业,光伏企业难以申请银行贷款,社会资本融资也存在较大阻碍。2019年,虽然光伏行业被银行调整为关注类行业,但是其融资情况目前并未有所好转。以阿特斯光伏电力(洛阳)有限公司为例,近年来企业经营情况良好,在2019年光伏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其主营业务收入仍保持增长态势,但其拟启动的电池片项目难以获得融资支持,项目难以落地,影响企业发展和产业规模的扩大。
2、行业政策冲击大
随着技术进步、发电成本降低以及国家可再生能源基金面临资金压力,2018年国家出台政策进一步下调光伏标杆电价和补贴。由于光伏行业在前期发展过程中长期依赖国家补贴,政策实施后洛阳市光伏企业均受到较大冲击。2019年前三季度,洛阳市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15%,其中中硅高科生产成本倒挂,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了50%。
3、本地企业缺少合作
光伏领域,洛阳市拥有完整的光伏产业链,由于成本问题及企业架构影响,本地企业之间缺少合作,产品采购大多来自外地,难以形成合力。如中硅高科生产硅棒,阿特斯生产硅片和组件,东方日升生产光伏电池,但是阿特斯的原材料很少采购于中硅,东方日升的硅片也没有采购于阿特斯。风电装备方面,双瑞风电的产品国内领先,但是很少用于本地风场,甚至本地风场采购时都难以参与竞标。
4、行业产业链规模尚未形成
凤电领域,洛阳市目前主要有叶片、轴承、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处于产业链的上游,缺少中下游产品,如风力发电成套装备、风电场建设及运维服务等整机集成、并网系统。新能源汽车领域,洛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起步较晚,全市现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中大多只有部分产品与汽车行业相关联,相比较整车几千个零部件而言产业整体规模偏小,产业集群效应尚未形成,产业拉动作用不强。
三、洛阳市新能源产业对策建议
第一,规划先行,促进新能源企业集聚发展。一方面,要坚持规划先行。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布局,促进洛阳市新能源企业集聚发展。以高新区、洛龙区、偃师市为主,巩固提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全产业链优势,促进集聚发展;以高新区为主,引导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业集聚发展。另一方面,要按产业方向分类集中安排,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集群,鼓励一批龙头企业对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重组和改造,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带动效应,增强洛阳市新能源产业竞争优势。
第二,拓宽融资渠道,增强产业发展活力。首先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新能源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通过银企对接、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增加对新能源企业贷款支持;其次要鼓励本地金融机构开发信贷新品种,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多元化、个性化且高效的融资服务;最后要为新能源企业直接融资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支持企业通过证券市场、企业债券、信托资金等方式筹集建设发展资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
第三,以人才培养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首先要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通过政策、资金激励等方式引进一批新能源领域领军人才和高水平技术团队;其次要做好新能源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着力培育一批本土技术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最后要完善建立人才评估、考察和激励机制,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培养人才的创新创业意识。第四,积极培育新能源消费市场。一方面要加快推广新能源车辆,尽快出台相关扶持、补贴政策,引导和鼓励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要加快新能源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如完善充电桩建设等,提升新能源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作者:卫梦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