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藻类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藻类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面临着许多发展新机道,也存在众多亚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梳理了我国藻类养殖,加工.贸易和消费现状,然后根据调研数据对消费者的需求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藻类养殖产量和面积呈上升趋势,各藻类细分品种产量不均。同时,藻类加工产品日益丰富,贸易优势明显,但藻类从业者收入较低。消费者对藻类产品了解程度虽然较低,但并不排斥藻类产品。藻类产品的包装.品牌建设较差,营养安全是消费者食用藻类产品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指出了我国藻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最后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从政策、科技、市场、消费文化。劳动力生产组织结构和贸易方面分别闸述了振兴藻类产业的对策建议。
振兴我国藏类产业的对策建议
我国虽然是藻类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却并非藻类产业强国。藻类产业发展面临科技投入不足、机械化程度低,纵向产业化发展不足,产品安全评价与标准化湛后等限制因素。同时,消费者对藻类产品营养认知不足对品牌熟识度低,对产品包装满意度不高。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在政策方面,振兴藻类产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市场方面,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在科技方面,应当加强科技的创新与推广,找准制约藻类发展的关键技术;在生产组织结构方面,应加快生产组织创新,从家庭养殖向企业化转变;在劳动力方面,提升从业者素质,人才兴业;在消费文化方面,应适时顺应并积极引导消费文化,专注营养健康;在贸易方面,应当调整贸易品种结构,扩大贸易市场,提高贸易竞争力。
1、加大政策扶持和监管力度,激发产业潜能
首先,应当发挥政府的支撑作用。相对弱小的藻类产业离不开政府扶持,虽然目前藻类产业产值不大,但是藻类产业涵养了海洋养殖业,海产品深度加工业等其他产业,其间接经济效益很大。此外,藻类产业的生态效益也很大,是海洋生态的保护者。藻类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而目前政府对藻类的扶持力度过小,资金投人不足。应积极采取相关政策加大对养殖户补贴,支持藻类养殖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强化藻类产品的品牌建设。
其次,应加大政府监管力度。目前藻类产品安全评价和标准化问题窝出,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结合藻类市场现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藻类生产和加工进行监督,针对安全问题设立严格的行业标准,加强质量监测,以科学的方式证明其营养,保健功能,在国家层面进行权威发布,并打通消费者了解藻类营养价值信息的渠道。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藻类产品的质量可追溯体系,生产让消费者放心的藻类产品,维护消费者切身利益,促进藻类产品优质优价。
2、打造精致产品,实施品牌营销战略
与日本,美国和丹麦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藻娄产品在价格和品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藻类产业作为一个小产业,应当将藻类产品定位为“中高端“,提高藻类产业自身的整体质量和数量,而不是盲目扩张,靠大路货赚取微薄利润。企业应当适度控制生产规模,严格要求藻类产品品质,包装、形状,丰富和调整产品结构,走产品精致化道路,打造真正的精品,避免藻类产业产生穷、小,破的形象。
藻类产业的发展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嬴得消费者认可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好产品。因此,企业应当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好产品,追踪市场新变化,将产品开发思路从“由里向外“转变为“由外向里“,瞄准消费者需要,不断开发中高端产品技术和理念,形成市场-产业的良性互动,让市场利润回流藻类产业,以充裕资金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藻类产业知名品牌不够。要着力打造藻类的地理标志品牌.区域品牌,提出各个地域的产品特色。品牌的关键是定位鲜明而且单一,实现与众不同。某一藻类产品可明确功能定位,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一个藻类产品聚焦一个核心点。品牌培育起来后,要发挥藻类行业协会的功能,防止内部恶性竞争,共同维护品牌。此外,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结合“互联网+“优势,建立由藻类产品消费者组成的网络群体和网络虚拟社区,注意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引导新时代消费群。
3、加强科技创新推广,提升产业效益
新时期振兴产业的关键靠科技。藻类产业发展需要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找准制约藻类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在新种开发良种选育方面,适当开发易繁殖不易脱苗,抗病烂耐高温的优质藻娄产品,加强藻类的引种和育种力度,形成完善的育苗养殖体系。在养殖方面,创建新型养殖模式,加强机械研发,利用机械化生产代替人工养殖,减少养殖过程中的劳动力投入,提高资本产出率,解放生产力。此外,加强研发并推广绿色养殖技术,预防藻类病害,做到安全清洁高效养殖,在养殖的同时尽力保护好水资源,为藻类创造更高的生产环境。促进藻类产品加工技术,使藻类就地商品化,精深加工化,实现产后增值。评估各项藻类技术的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做到创意科技化,科技产品化,产品货币化。
4、调整生产组织结构,发展现代产业
目前,藻类养殖主要是以分散的小规模养殖户家庭经营为主。养殖户的投资能力较差,养殖规模小.养殖技术和方式落后,严重制约了藻类产业的发展。因此,应当积极调整生产组织结构,加快组织创新。在稳定养殖户对海洋资源承包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将养殖户的海洋资源集中起来,发挥规模化养殖经营,提高生产效益。同时,可以大力开展养殖户的合作组织,不仅可以有效地连接养殖户和市场,参与藻类生产加工.销售的纵吾一体化经营,还可以促进各种生产技术的推广,加快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此外,应当着力塘养一批有担当,有能力的龙头企业。大型龙头企业能够起到稳定产业.带动示范,抗击风险的重要作用。应当发挥龙头企业的支撑作用,聚焦藻类产业,打通藻类产业链条的上.中.下游,以整个产业链条而不是单个企业对抗市场竞争。
5、提高从业者素质,增加有效供给
藻类产业发展离不开新一代从业者的支撑作用。在粗放型藻类增长模式下,海洋养殖面积逐渐扩大,养殖区域向深海区扩张,劳动难度和强度也进一步加大,劳动成本增加,藻类产品价格不理想,海带价格甚至明显下降,打击了藻类养殖和加[的积极性。为加大藻类的人才引入和产业的良性发展,首先,应当调动藻类产业从业者包括生产者.经营者.研发者等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比如,藻类生产第一线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艰苦,其工作收人应该略高于城市打工者的收人。其次,应当提升藻类从业者的业务素质,加强有关农技部门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有热情、有能力掌握最新科研技术的有为藻类从业人员。最后,健全藻类从业人员的培训规划,将各岗位藻娄从业者分批送入有关高等院校和机构进行培训,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规划和监控能力。发挥人才的力量,实现藻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6、顺应消费文化,专注营养健康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食品不再仅仅追求“吃饱“,而是希望“吃好“。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消费群体有不同产品需求和购买行为,他们是藻类产品潜在消费群体,对食品的数量,种类、口味和安全方面都要求甚高,尤其关注食品的营养与健康。因此,藻类产业应把营养,健康作为发展的根本方向,让藻类的营养价值发挥充分优势,为消费者营养健康诉求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做好藻类产品营养健康功能的权威认证,做好针对消费者的藻类产品宣传,广告沟通,尤其要突出藻类产品的特色与优势,比如营养丰富天然绿色等,培育庞大的藻类消费群。企业应当积极引导人们的饮食习惯,饮食文化,注重新的藻类食品开发,瞄准快速食品、零食娱乐食品,运动食品市场,开发藻类新型功能食品。
同时,藻类产业应走食品与非食品并重的发展道路。一方面,食品作为藻类产业的基础,一定牢牢抓住。另一方面,非食品藻类产业主要包指燃料,饲料,保健品医药,化妆品等,其发展潜力巨大,同样不容忽视。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均增加了投入。而我国是藻类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有条件也有能力占据藻类非食品用途开发的制高点。因此,应当加大投入以研发藻类潜在价值,开发藻类新用途,提高我国藻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7、转变贸易模式,扩大贸易市场
目前,我国藻类贸易虽有一定优势,处于贸易顺差,但巨大的贸易额主要是来自于贸易量,贸易单价并不具有明显优势。同时,贸易品种结构比较单一,以初级藻类产品为主,深度加工藻类产品较少。因此,中国藻类产业应当专注于提高藻类贸易品种质量,而不依靠粗放型的低价高量贸易模式,积极从初级产品出口转变为深加工藻类产品出口,提升中国藻类竞争力,拓展藻类出口市场。此外,还应当扩大对外贸易市场,积极寻求多元合作.与各贸易国建立稳定.健康.可持续的藻类贸易关系,为我国藻类贸易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我国藻类进口来源国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国家,应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在加固与原有进口来源国的基础上,实施分散进口战略,拓宽我国的藻类贸易市场,防止出现少数藻类进口来源国对我国藻类进口市场的集中垄断现象。(作者:李涨 青平 张晓恒 匡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