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与实践经验剖析

       在中机院专家看来,很多人都会对特色小镇产生误解,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中机院专家认为,各地所说的特色小镇,其实与浙江的特色小镇是不同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特色小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 第一类是现代型小镇。这类小镇是以小城镇建设为主体,提升城镇风貌,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包括2005年江苏省提出的100个重点中心镇、2009年江西省提出的100个返乡农民工产业化特色小镇、2011年陕西省提出的31个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重点示范镇,以及2014年河南省提出的60个特色小城镇。
 
       █ 第二类是旅游型小镇。这类小镇是以资源型小镇为主体,通过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包括2011年云南省提出的重点开发建设210个魅力小镇、2012年贵州省提出的确定50个旅游小镇、2014年海南省提出的建设一批特色风情小镇。
 
       █ 第三类是产业型小镇。这类小镇是以城市周边小镇为主体,分流和转移城市相关产业,实现城乡综合发展。包括2011年北京市提出的建设5类42个重点小城镇、2012年黑龙江省提出的将城关镇以外的条件较好的小城镇纳入试点镇、2015年甘肃省提出的打造一批农牧大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和工业强镇。
 
       而浙江省的特色小镇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
浙江省的特色小镇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
 
       ◆ 第一,浙江特色小镇主要是以块状经济为建设主体,即以现有产业集聚区为基础而非行政建制小城镇为主体。这是因为浙江民营经济非常发达,市场化程度高,很多小镇都形成了自己的产业,如专业生产笔、袜子、水晶等,形成了生命力非常强、非常有活力的经济集聚地,最终再冠以特色小镇的名义,给予相应的政策、资金支持,引导小镇持续发展。
 
       ◆ 第二,浙江省梳理了支撑未来发展的七大产业,包括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特色小镇要想拿到政策支持,就必须往这七大产业上转型升级,比如传统的袜业小镇向袜艺小镇的转型。
 
       ◆ 第三,浙江特色小镇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中机院专家说,特色小镇之所以能够集聚大量高端人才和高端产业,就是有最好的环境、最好的配套,还有伟大的思想。文化和旅游正好能够为特色小镇实现这一目标。
 
       ◆ 第四,浙江特色小镇坚持打造产业“单打冠军”。在浙江,大量特色小镇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并塑造产业形象。比如,袜业小镇占据了全世界80%的袜子生产,实际上已经是产业上的世界冠军。而浙江这样的小镇还有很多。
浙江特色小镇的不同
 
       因此,按照上述特点,中机院专家认为,浙江特色小镇既不是行政区划的概念,也不是产业园区的概念,而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产业发展空间载体,是一个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特定区域。
 
       关于浙江省对特色小镇的政策,中机院专家着重解读了《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
 
       中机院专家认为,之所以划定3平方公里的控制线,主要是因为特色小镇要吸引高端人才集聚,要让人才在特色小镇里居住生活,就需要一个合适的步行范围,要符合“十分钟步行工作生活圈”的空间特征。所以特色小镇要避免盲目扩张和贪大求全,要凸显“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此外,3平方公里也相对容易实施,基本能够在一届政府任期内实现,能够避免由于地方政府规划调整导致的项目搁置等情况。
 
       《意见》规定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这主要是为了确保把特色小镇真正建成产业核心和项目载体,避免“房产开发进乡镇”。但这并不代表就不能有住宅和商业,生活要与生产相融合,住宅和商业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无法满足特色小镇生活需求。中机院专家认为,上述规定只是规定用于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有硬性考核要求,而对于住宅和商业开发不做要求,但不能出现没有产业投资的情况下大搞住宅和商业开发。
 
       《意见》还规定所有特色小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这难免会让人产生误解:特色小镇是不是在变相建设风景区?对此,中机院专家分享了自己的解读。他认为,浙江省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原因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所有高端产业的要素之一,没有人愿意去一个脏乱差的地方创业创新,所以按照景区标准建设配套,其实是对高端人才、产业和生活的必要配套。特色小镇要发展的产业是生态、绿色和可持续的产业,良好生态环境是必然要求。此外,特色小镇对旅游人次和收入等指标没有任何考核要求。因此,不能说特色小镇是在搞景区建设。
 
       对于特色小镇如何打造,中机院专家首先从特色小镇的要素入手进行了分析。相比于城市规划更多考虑机动车的尺度而言,特色小镇的规划更多考虑的是人的尺度,这是特色小镇与城市的最大区别。特色小镇要围绕高端人群和创业者的需求,塑造高品质的生活区。相比于产业园重点关注大中型企业的集聚,关注生产、物流等环节而言,特色小镇更加关注产业生态链,关注高端人才和高端产业要素的集聚。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规划设计理念,要从设计上体现出特色小镇的与众不同,要通过设计营造一种尺度宜人的空间。
 
       特色小镇,归根到底要体现创新,这其中最重要的四个要素分别是:平台、成本、激励、包容:
 
       关于平台,包括:政府公共平台,主要是政府为企业投资提供服务,包括各类手续办理;企业加速平台,主要为创意人群提供孵化指导、搭建与投资商的联系桥梁、帮助创意团队奖技术转化为生产。同时还包括金融服务平台和社区生活平台。
 
       关于成本,主要包括创意团队的办公成本、生活成本、交通成本和居住成本,是一个综合的成本。
 
       关于激励,主要包括政策扶持、金融激励、活动策划和创新氛围。对于创意团队而言,源源不断的创意活动或者培训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
 
       关于包容,主要包括空间灵活、环境优美、机制灵活和不确定性。创新本质上是要打破常规,不仅在创业空间上要打破常规,要灵活,在创业环境和机制上也要灵活,要允许存在不确定性,把必要的公共部分明确下来,其余部分完全可以由创业团队来决定如何使用。中机院专家说,设计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在不确定性中尽量寻找到确定性的东西,然后用确定性的东西指导设计。找到的确定性的东西越多,设计越落地,越真实。对于特色小镇,确定性的东西就是把环境和空间塑造好。
 
       中机院专家认为,特色小镇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产业,这是核心。发展产业不仅仅是招商引资,还包括对本土产业的扶持发展、转型升级。因此,做特色小镇,必须进行产业调查,摸清现有产业情况。其次是场地。对于特色小镇而言,政府需要做的是公共空间,并留足建设空间和转型空间发展产业,并重点打造好一到两个引爆点。第三是文化。不仅要传承传统文化,保护好历史碎片,还要积极塑造产业文化和创新文化。第四是人。既包括当地居民,也包括产业人群,同时还包括导入人群和服务人群。
 
       中机院专家说,特色小镇本质上是物理形态与空间载体。小镇要真正具有吸引力,必须要有一个核心。在欧美国家,这个核心可能是一座教堂,一座图书馆,而在中国农村,可能是一个祠堂或者一个打麦场。这个核心可能是公共活动空间,也可能是寄托了精神需求的中心。此外,小镇边界、入口、街区、交通、节点等细节也是使小镇具有吸引力的关键环节。
 
       要想打造好一座特色小镇,需要解决好一系列系统性课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形成联合体的工作机制共同应对。在中机院专家之前完成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中,政府与设计单位的角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甲方乙方的关系,而是由政府、设计团队、创客群体组成联合工作平台,整合团队和资源,整体运营,协同发展,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中机院专家认为,政府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担当的角色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特色小镇的启动引爆阶段,政府是管理者的角色,起主导作用,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撬动市场,引入企业。第二阶段是特色小镇的孵化培育阶段,政府是经营者的角色,起引导作用,由市场作为主体,企业化运作。第三阶段是特色小镇的加速发展阶段,政府是投资者的角色,其服务作用,主要为特色小镇提供配套设施和服务,进入到市场规范、企业拓展的阶段。
 
       中机院专家强调,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对每一个地方的借鉴意义都不一样,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发展阶段,学到的东西不一样。并且,特色小镇引发了南方设计对城市的思考,尤其是对设计行业的思考,未来的设计行业,必将会朝着特色小镇这一类的方向发展转型。

上一篇:中国的通用航空产业面临高速发展的机遇期

下一篇:中机院专家谈如何构建特色小镇的产业体系?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