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低空经济,作为依托低空空域资源,结合通用航空活动及相关产业而形成的新型经济形态,正逐渐成为推动全球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的逐步放开以及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低空经济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低空经济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学术研究的深入提供参考。
二、低空经济发展的机遇
(一)国际形势与政策支持
国家战略高度统筹规划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均高度重视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纷纷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进行统筹规划。例如,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的《先进空中交通协调及领导力法案》明确强调,美国要在城市空中交通行业占据世界领导地位。这一法案的出台,不仅体现了美国对低空经济产业的高度重视,也为全球低空经济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与此同时,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这些政策不仅涵盖了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市场推广等多个环节,还通过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方式,为低空经济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科研创新项目支持
为了推动低空经济相关技术的发展,各国政府纷纷设立大型科研创新项目。例如,欧盟的“地平线2020”和“欧洲地平线”计划,就孵化出了一系列与城市空中交通相关的项目与企业。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促进了低空经济技术的突破,也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完善。
资金与融资支持
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了助力低空经济企业成长,各国政府提供了专项资金、基金资助、政策性贷款和融资支持等多种方式。例如,日本设立了无人机基金,主要投资无人机于AAM(先进空中交通)生态;多国政府也提供了奖励与补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孵化器与加速器支持
针对eVTOL、UAM(城市空中交通)等领域的创业者,各国政府还制订了一系列辅导计划,提供孵化器与加速器支持。这些计划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办公场地、设备等硬件支持,还通过导师辅导、资源对接等方式,帮助创业者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万亿级潜在市场规模
低空经济具有万亿级潜在市场规模,涵盖通用航空、无人机、eVTOL等多个领域。据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指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同比提高33.8%,预计到2035年,中央对国家低空经济的产业规模预期将达到6万多亿元。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低空经济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用航空市场增长
近年来,我国通用航空市场呈稳定增长态势。通用航空器数量、颁证机场数量及飞行时长均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3月底,实际运营中的通用航空器共有3173架;通用航空飞行时长由2018年的838千小时波动增长至2022年的1219千小时。这一趋势表明,我国通用航空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用无人机市场爆发
国内民用无人机市场整体呈高速增长态势,消费级和工业级无人机交错发展。2015-2023年,民用无人机总市场规模由155亿元波动增长至1649.8亿元,预计2024年将实现突破并达到2070.6亿元。无人机在农业、物流、旅游、安防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无人机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低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eVTOL市场前景广阔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作为低空经济领域的新兴产业,其市场前景广阔。据Morgan Stanley预测,2040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美元,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城市空中交通市场,占全球市场的20%-25%。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eVTOL有望成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主要方式。
(三)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无人机技术创新
我国无人机产业已居于世界一流水平,产业链完善,专业级无人机加快应用。截至2023年12月,我国无人机登记数量超过118万台,其中中大型无人机超过10万台。大疆创新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据73%的份额,其技术水平和市场影响力均处于行业前列。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eVTOL技术突破
eVTOL技术不断突破,多家企业获得适航认证,商业化进程加速。2023年10月,亿航获得全球eVTOL合格认证;2024年3月,峰飞航空科技研制的V2000CG eVTOL获得TC(型号合格证),成为率先取得TC的吨级以上eVTOL无人驾驶航空器。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标志着eVTOL产业正逐步走向成熟,也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低空通信与空管系统升级
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空通信和空管系统也面临着升级的压力。为了保障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各国纷纷加大投入,推动低空通信和空管系统的升级。截至2025年,我国已建成的飞行服务站数量已超过100个,这些服务站不仅提供了低空通信监视服务,还通过数据共享和协同管理,提高了低空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多场景应用探索
低空经济+农业
植保无人机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种子播种等作业,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作业的精准度和效率。据统计,我国农林植保无人机呈现较快发展势头,目前纳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农业植保无人机达9万架。
低空经济+物流
无人机物流配送优势明显,多地政府和企业布局低空物流领域。通过无人机进行快递配送、医疗物资运输等作业,不仅缩短了配送时间,还降低了配送成本。例如,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上海等城市落地多条航线;顺丰全国首个“空地协同”智慧物流运营中心也已启动。这些应用不仅推动了无人机物流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低空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
低空经济+旅游
低空旅游成为新兴旅游方式,eVTOL有望成为景区体验的新宠。通过乘坐eVTOL或直升机进行空中游览,游客可以俯瞰美景,获得独特的观光体验。例如,亿航智能已在多地开展低空旅游场景的试运行;中航自主研制的“祥云”AS700载人飞艇也实现了最长航时、最远航程飞行。这些应用不仅丰富了旅游市场的产品供给,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低空经济+交通
城市空中交通(UAM)兴起,eVTOL产业蓬勃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重,城市空中交通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eVTOL作为城市空中交通的主要载体,其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将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低空经济发展的挑战
(一)低空消费不及预期
尽管低空经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当前低空消费市场尚未完全打开。消费者对于低空飞行器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有待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低空消费市场的发展。此外,低空飞行器的价格较高,也限制了其普及程度。因此,如何提高消费者对于低空飞行器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降低产品价格,成为推动低空消费市场发展的关键。
(二)空域资源利用不足
低空空域资源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目前低空空域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空域管理改革仍需深化。由于低空空域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管理复杂度高,导致空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此外,尽管国家正在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但空域开放程度仍然有限,制约了低空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优化低空空域管理,提高空域资源利用效率,成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产业领域仍需拓展
尽管低空经济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但部分领域仍需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例如,在无人机领域,虽然我国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在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仍面临国际竞争压力。此外,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少数领域,如农业、物流、旅游等,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因此,如何完善低空经济产业链,拓展应用场景,成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政策制度仍需完善
低空经济相关的政策制度尚不完善,需进一步细化和落实。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低空飞行活动的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存在监管空白和漏洞;低空经济产业的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政策措施也需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因此,如何完善低空经济相关的政策制度,加强政策执行力度,成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五)技术创新支持不足
尽管我国在无人机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但整体技术创新支持仍存在不足。例如,在eVTOL等新型飞行器的研发过程中,面临技术难度大、研制风险高、适航认证周期长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研发成本,也制约了低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如何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支持力度,成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六)开放合作程度需提高
低空经济的发展需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然而,当前我国低空经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仍面临激烈竞争和合作机会不足的问题。为了推动低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需积极参与国际低空经济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低空经济的整体水平。同时,还需加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对接与合作,共同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健康发展。
(七)存在安全风险隐患
低空飞行活动存在安全风险隐患。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飞行活动日益频繁,飞行安全风险日益凸显。例如,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碰撞、失控等安全风险;低空空域管理也需建立唯一身份识别码、设备登记的完备管理体系等。为了保障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需加强飞行安全管理和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四、案例分析
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植保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种子播种等作业,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例如,在新疆等棉花主产区,植保无人机已经成为棉花种植的重要工具之一。这些无人机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和环境污染。
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通过无人机进行快递配送、医疗物资运输等作业,不仅缩短了配送时间,还降低了配送成本。例如,在偏远山区或交通不便的地区,无人机配送已经成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的重要途径。此外,在医疗急救领域,无人机配送也为紧急医疗物资的快速到达提供了有力保障。
eVTOL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的应用
eVTOL作为城市空中交通的主要载体,其应用前景广阔。例如,亿航智能已经在广州、深圳等城市开展了eVTOL的试运行和商业化探索。这些试运行不仅验证了eVTOL的技术可行性和安全性,也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eVTOL有望成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主要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