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经济下行的压力持续加剧,在这个时期政府部门需要出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增加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规模。对于各个地方政府来说,需要抓住存在的各项机遇,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地筹划各项储备项目,加快资金发行速度,消除财政收支矛盾,充分地显示出专项债券的作用和价值,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章将重点研究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审计路径,具体如下:
(一)紧盯专项债的总体情况
第一,掌握专项债的总体情况。财政部门调取出增幅的债务限额和发行额等数据信息,明确专项债的限额和资金投向等情况,可以选择分年度或者是分地域等方式开展趋势分析,明确各个地区具体的债券规模,掌握年度间的变化趋势。
第二,设置完善的债务风险评估模型。财政部门调取地方财政决算以及政府性资金收入等数据,参考具体的债务率和利息支出等信息,设置完善的风险评估模型,实现审前评估各个地区的债务风险,如此也能够确定具体的重点抽审地区。
(二)紧盯专项债限额以及发行管理
第一是需要严格审计新增债务限额的分配情况,能够选择在省级财政部门获取新增政府债务分配的测算依据和决策程度等数据信息,分析新增的专项债务限额是否选择了因素来完成分配,相关的分配因素是否可以和地方的财政情况、债务风险进行联系,掌握资金使用的具体成效,而且要分析是否存在人为调整分配标准的情况,要是存在违规分配的情况,地区的债务风险也会增加。
第二是审核新增专项债发行的正确性,能够选择从省级的发改部门调取向国家发改委申报的新增专项债限额的需求文件和项目清单,在省级的财政部门获取向财政部申报的增强专项债务限额的需求文件,也涉及了具体的发行项目清单和相关的审核意见,严格进行比较研究;重点分析项目审核债券发行之间的联系,研究是否存在没有经过审核或者没有通过审核就发行债券的情况;调取项目的各项材料,分析是否存在项目申报不实或者是打捆申报的情况,如果难以正确评估项目收益,容易出现一定的风险。
第三是审核专项债券项目投向的合理性和正确性,针对那些发债资金量比较大,没有经过审核或者是未通过审核的发债项目,分析项目投向的合理性、是否能够满足相关的支出需求、是否把资金放到商业化运作的项目上等,还需要分析债务高风险地区是否把资金使用到禁止性项目中。
(三)紧盯专项债资金预算的管理
第一是严格审核债券资金预算编制,可以选择从财政部门调取新增地方政府的债务限额文件,获取地方财政年初的预算草案等,分析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编入年初预算情况,掌握专项的债务限额是否完整地编入了预算,对于债券资金是否能够严格地进行细化。
第二是审计债券资金使用的绩效性,在财政部门调取地方政府的债券发行和预算执行等数据信息,分析是否存在预算指标没有及时下达的情况。那些已经下达的预算但是没有出库或者发行债项目存在重复等问题,其中容易出现资金在财政部门闲置的情况,难以发挥实际的作用。在财政部门获取国库集中支付的数据信息,分析是否存在虚增预算执行进度的情况,如今大量的债券资金没有归集到政府投资的项目中,因此存在资金闲置的情况,具体工作量的真实性也不足。
第三是审计债券资金的使用情况,在财政部门获取国库的集中支付数据信息,分析是否把专项债资金用到了经常性支出方面,而且需要分析是否及时置换存量债务,明确掌握是否存在偿还隐性债务等,那些拖欠工程款的项目也需要被获知,通过审计可以明确是否把这部分资金用到国库款调度过程中。
(四)严格审计专项债运营管理
第一,需要严格地审计专项债券对应资产的管理工作,在这个时期需要设置专项债券对应资产的统计报告制度需求,分析专项债券形成的资产是否被及时登记,资产的底数需要做到清晰完整,专项债券要具备完善的资金划拨流程,常见的问题就是举债主体和资金管理主体存在矛盾、偿还责任和经营收益权存在脱节、经营收益被随意挪用等。要是地方融资平台公司随意地使用专项债资产进行融资担保,就容易产生偿付风险问题。
第二,审核专项债券项目的实现情况,在专项债券项目单位获取专项债项目会计的核算信息,调取相应的银行账户信息,仔细地分析专项债券的收益情况,项目收益需要及时上缴国库,项目单位需要及时上缴还本付息的资金,通过审计可以明确是否存在项目收益无法覆盖还本付息支出的情况,要是财政长期进行垫付,也容易产生偿付风险。
(五)审计专项债偿付风险
第一是审核专项债风险识别制度的建设情况,参考存在的各项约束制度需求,在财政部门获取信用评级和绩效评估等数据信息,分析市场评级的具体情况,市场评级存在同质化的情况,就无法充分地显示出市场对于政府债券发行的约束,分析信息公开的具体情况,加强对收益的评估,评估和市场主体相关的收益风险,评估是否存在没有明确绩效评价内容情况,使得绩效评价过于形式化。
第二是审计专项债券还本付息的保障情况,可以选择在财政部门获取财政预算等信息,分析专项债券还本付息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的具体情况,分析债务偿还本息资金的来源情况,要设置完善的偿债计划,正确使用资金偿还利息,防止产生偿付风险,针对专项债券还本付息开展中长期的支出测算,分析是否存在资金缺口。
第三是审计专项债务偿付风险,在财政部门调取地方决算和风险评估等数据信息,联系审计明确虚增财政收入和具体的新增政府债务等信息,以风险评估模型为基础,仔细地评估地方政府法定债务和隐性债务风险。评估地方政府风险测算的具体实行效果,掌握各项关键因素,通过建立完善的全过程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制度,可以有效地应对专项债券偿付风险。(作者:李菁)
下一篇:专项债支持的智慧路灯项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