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D模式在城市片区开发中的实践案例——广阳岛片区EOD试点探析

EOD模式作为绿色可持续的片区开发模式,因其能较好解决区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制约的矛盾以及生态环境治理急迫性和政府财政投入有限性的矛盾而日益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剖析了重庆某EOD试点项目实践路径,为国内其他城市实施该模式提供借鉴参考。


一、案例项目背景

广阳岛片区EOD试点项目是全国第一批38个EOD模式试点之一,位于重庆市广阳岛片区长江以南区域,具体包括广阳岛10平方公里和广阳岛片区长江以南105平方公里。广阳岛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江心绿岛,具有独特的江河景观、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2017年前,广阳岛曾规划300万平方米房地产,持续的开发建设让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本底遭到严重破坏。2017年8月,重庆市委、市政府果断踩下大开发“急刹车”,决定还岛于民,建设“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同时划定广阳岛片区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域距重庆江北机场、火车北站、火车西站、火车东站直线距离均在20公里内,周边主干路网发达,区位优势明显。


二、试点项目的顶层规划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广阳岛片区保护建设工作,专门设立领导小组推动广阳岛片区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并配套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重庆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2019年印发《重庆广阳岛片区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实施方案》,并于同年4月得到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函复支持。同年8月,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加强广阳岛片区规划管理的决定》,随后审议了《重庆广阳岛片区总体规划》,实现了立法与规划同步先行,为推进广阳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提供了坚实的立法保障。此后,所在地区先后编制了生态环境、能源、智慧城市等多个专项规划以提升广阳岛生态功能,并制定《广阳岛片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形成重点项目建设计划,推动规划落地变现。

EOD模式在城市片区开发中的实践案例——广阳岛片区EOD试点探析

三、试点项目建设内容构成

试点基于区域相关规划、本底条件和建设时序要求,在对接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支持领域的基础上,紧扣“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主题,策划了“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两大类项目,投资占比约51:49。其中,“长江大保护”聚焦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内容涵盖生态修复、流域整治、城镇污水、清洁能源、固废处理及海绵城市等;“绿色发展”聚焦生态关联产业,建设内容涵盖历史及生态文明展示基地、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及产业提质升级等。“绿色发展”产业项目的经营收益可形成良好稳定的现金流,大大提升项目的可融资性,为生态环境治理的持续建设与运营维护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四、试点项目投融资模式

试点积极对接市财政、国家开发银行开展融资方案研究,最终确定项目总投资约391亿元,其中市场主体资本金占比约23.3%,满足国家对资本金比例的要求;债务资金占比约76.7%,含66.5%的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和10.2%的地方政府专项债,融资年限均高于20年。还本付息来源以项目自身经营性净收益、基础设施维护及特许经营收益为主(若按金融机构融资偿债备付率1.3的要求,项目自身经营性净收益占比约52%),不足部分设计了以市场主体全资子公司的商住地产开发净现金流作为补充的资金平衡方案。最终,项目获得融资300亿元,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优惠政策贷款26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0亿元。


五、试点项目实施情况

目前试点项目各子项建设内容有序推进,部分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已实施完成并发挥出生态社会效益,成功助推广阳岛成为重庆六张“城市新名片”之一,顺利入选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作者:郑世伟)




上一篇:基于EOD模式的田园综合体规划

下一篇:EOD 模式在城市片区开发中的实践探析:EOD项目策划问题及对策建议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