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奶牛养殖产业现状、困境及发展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乐陵市的畜牧业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基础设施薄弱,科研力度较小,深加工商品率低,不能与乡村振兴“吨半粮”有机结合,所有制企业之间合作不够,政府没有起到足够的政府指导作用,严重制约了奶牛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全面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奶牛养殖业发展的瓶颈,期望对乐陵市奶牛养殖产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一、乐陵市奶牛养殖生产基本情况

  1.1 养殖生产自然条件情况

  乐陵市地处鲁冀两省交界,隶属山东省德州市,位于德州市西北角,属于鲁西北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平坦,土壤质地较好,环境优越,无工业污染,海拔一般在10~20m,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东临渤海湾,南距鲁中山区150km,土地肥沃,是典型的黄河冲积平原,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均 2509.4h,日照率为 57%,最多年份为 3055h,最少年份 2048.7h,境内平均气温为 12.4℃,最高 13.6℃,最低11.2℃,属典型的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宜农、宜林、宜牧,1988 年撤县设市,下辖 9 镇 3 乡 4 个街道办事处,人口68 万,行政区划面积 1172km2.是著名的《中国金丝枣之乡》,盛产乐陵金丝小枣。更是国家粮仓的重要组成部分,乐陵市资源禀赋优势明显,自然条件优越,土地和水资源较为丰富,是小麦和玉米两大粮食的主产地,秸秆作为农副产品非常充足,优越的基础条件,为奶牛的养殖提供了可靠保证,为乐陵市发展奶牛养殖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奠定了良好基础。


  1.2 奶牛养殖发展情况

  2019 年以后,奶业行情稳步提升,乐陵市的奶牛养殖业驶上了发展快车道,以及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大力推广,奶产量无论是单产还是规模水平日渐提高,养殖户投入资金进一步加大,随着产业资金的不断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投入,产业集中度和科技支撑力度向好发展,种植和养殖的有效结合,全市奶牛养殖产业发展形成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生产和奶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围绕畜牧业的转型升级,统筹布局,上下协调,大力引进,走以大带小,以点带面,以强带弱的战略布局,从无公害做起,促进动植物的互相利用,形成生物链循环,逐步达到奶牛养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形成养殖、种植产业链。走生态养殖、生态种植的现代化农业道路,截至目前,乐陵市共有奶牛场 6 处,存栏 3 万多头,2 万头以上的有 1 处,天津嘉立荷(山东)牧业有限公司,是乐陵市招商引资的一处大型国有企业,建有国家级标准化的养殖场,注册资金 2.3 亿元,一期工程共投资 3.6 亿元,占地 1066666m2.总建筑面积26.8 万 m2.涵盖生活管理区、饲料储备与加工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五大功能区,2018 年累计引进纯种荷兰黑白花奶牛 1.3 万头,日产奶量达到 180t,年生产牛肉540t,年营业收入 4 亿元以上,年均利润总额 7709 万元,成为鲁西北最大的奶牛养殖场,18 年建设嘉立荷(山东)牧业有限公司沼气发电项目共两期,投资 4700 万,沼液总容量为 26 万m3.日发电量 2.6 万度。员工数量超过 2000 人,是集科研、育种、良种繁育、奶牛养殖,技术服务、饲料生产,乳品加工和销售为一体化的国有控股产业集团。目前,牧业公司拥有育种种公牛 100 头,年输送良补冻精 30 万剂,奶牛混合群 2.45 万头,年牛奶产量 1.2 亿 kg,年乳品销量 7 万 t,拥有总资产 16亿元,净资产 4 亿元。其中 3000 头以上的 2 处,阳光奶牛养殖合作社阳光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 500 万元,占地200000m2.社员 65 户,工人 100 多名,养殖奶牛 3200 多头,并配有现代化的挤奶、贮藏设备,合作社生鲜乳产品销售范围由山东逐步辐射至周围省、市,合作社先后获得光明乳业、旺旺集团的鲜奶销售订单,并一步步成为他们的指定鲜奶供应商。金亿奶牛养殖合作社,建成省级现代化标准化的奶牛示范基地,奶牛平均单产 8.1t,日产奶达 40~60t,与旺旺、伊利等大型乳业公司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实现鲜奶全部回收,年销售金额4000 余万元,已成为整个鲁西北地区整体规模最大的奶牛合作社,不仅成为当地节能环保,节约增效企业,还成为周边畜牧养殖的龙头。目前,我市奶牛养殖全部实现规模化,粪污分流,综合利用率接近 90%。


  二、乐陵市奶牛养殖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奶价不稳定,受市场影响力大,养殖成本高

  从国际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稳定态势,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2.2 融资难,资金压力大

  奶牛养殖产业占用资金非常大,并非一次性投资,许多方面是易耗品,需要不断投入才能维持正常运转,且融资难,因为养殖行业是一种高风险行业,受各种因素制约,稍有不慎,就无法挽回,所以,没有人愿意为养殖企业担保,难以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另,我市调动资源的能力有限,融资水平较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较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2.3 养殖用地紧张,制约了奶牛养殖的发展

  2020 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结“十三五”工作的同时,明确了 2035 年发展远景目标,严格落实党中央精神,全面阐述“十四五”计划时期的总方针总政策,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国家坚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不变,2018 年国家实行养殖企业三区划分政策,对养殖用地审批非常严格,土地容量接近“天花板”养殖户要想得到土地审批非常困难。


  2.4 奶牛养殖产业链条短,三产融合度差

  奶牛养殖产业不能贯穿整个产业链,受到上下游产业链的制约严重,丰产不丰收。从整个奶牛养殖的产业链来看,奶牛产业生产集中度低,链条短,没有真正形成三产融合。奶牛产业链涉及种植、养殖、产品深加工、采购、流通以及零售横跨三个产业,产业分布不均衡,效率不匹配,牛奶从生产到消费成本高、损耗高、加价高。奶牛产业除嘉立荷(山东)牧业公司外,其他 5家企业基本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生产增值少,导致牛奶产品交易地位偏低,农户利益流失严重,增收渠道变窄,难度增大,不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不利于脱贫攻坚、不利于乡村振兴。


  2.5 基础设施落后,养殖水平相对滞后

  奶牛养殖风险大,回报率低,没有剩余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先期投入后,中间维护费用还需要很多资金,造成部分养殖合作社采取粗放式管理,生产水平下降,风险更大,收入更少,形成恶性循环。随着乐陵市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奶业行情的稳步提升,以及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大力推广,乐陵市奶牛养殖业驶上发展快车道。但乐陵市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只是奶牛养殖户的小规模扩群,仍未达到规模化、现代化。2019 年乐农养殖合作社,先期贷款收购部分奶牛养殖户的奶牛后,银行收回贷款,没再放贷,造成资金链断掉,在粪污整县推进过程中遇到阻力。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三、振兴乐陵奶牛养殖事业的对策与建议

  3.1 优化产业布局,因地制宜规划奶牛养殖产业带

  第一,根据奶牛的生活习性和乐陵市的地形地貌及本市气候、环境、土壤等因素,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奶牛养殖,将奶牛养殖产业带向生态条件适宜、地势高燥,远离城市,无工业污染、农民经济比较宽裕、属于沙质土壤的西北方向地质较差农业生产力较低的大孙,杨家,黄家、茨头堡等乡镇倾斜。


  第二,因地制宜的原则,将现代农业与现代畜牧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首先是农村的产业振兴,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将农业和畜牧业有效衔接,振兴农业的同时振兴畜牧业,现实生活中往往将农业和畜牧业分开来经营,这即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也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第三,实施产业化管理。实行种植养殖统一规划,政府协调,推行集团化管理,专业化服务、机械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从种养技术指导到市场风险防控,全部实行产业化管理,解决农民后顾之忧,保证其有稳定的收入,推动乐陵市的产业升级。


  3.2 构建现代农牧体系,促进农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

  以“吨半粮”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结合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和上级专项扶贫资金,解决好奶牛养殖用地紧张问题,解决好奶牛养殖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嘉立荷(山东)农牧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以点带面,推动种养结合,推动种植、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体系,逐步实现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振兴乐陵市奶牛养殖产业。


  四、结论

  乡村振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现代农业 、吨半粮、现代畜牧业、粮改饲全县推进政策、产业振兴、产业振兴专班等概念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要认真读懂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构想,认真落实好上级文件,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不是一枝独秀,让那些既懂业务又懂领导的人逐渐走上领导岗位,乡村振兴局人员组成必须是各类人才复合体,而不是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只有做到上下齐心,统筹布局,乡村振兴才能真正实现,奶牛养殖产业存在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才能发展好奶牛养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升级。(作者:宋龙华)




上一篇:通用型科技产业园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思路

下一篇:机械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和四大对策研究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