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十四五”规划的6大产业机会

  ——不同于“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对于GDP增长的具体指标,“十四五”规划提出,2020-2025年GDP“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十四五”将从创新、产业现代化、数字建设、绿色可持续等角度演绎新发展格局,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十四五”规划提出稳健货币政策、全面实行注册制、完善财税金融体制。强调要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完善和巩固减税降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册制由“创造条件实行”改为“全面实行”。

  科技:“十四五”科技攻坚项目较十三五大面积提升,大创新是长期主线。
  十四五规划将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到全新的历史高度,将科技自立自强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地位,“大创新”板块是趋势性机会。十四五着眼基础核心领域,制定科学项目及工程战略规划。在十三五规划基础上,十四五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调整战略规划,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集中优势资源攻关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医药和医疗设备、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础材料、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制造:首次提出产业链供应链。
  相较于十三五,十四五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章节从第五篇提升到了第三篇,把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打造“制造强国”放到了更重要的地位。首次就产业链供应链优化进行了单独讨论,强调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补短板锻长板,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行业方面,巩固提升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船舶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从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入手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区域产业链布局方面,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建设。企业方面,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能源:聚焦绿色能源主线,改变传统能源结构。
  十四五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碳排放方面,十四五进行了更加严格和明确的规划,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相较于十三五规划重点在资源节约保护、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等,十四五规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整体框架。

  消费:首次单独成篇,注重数字消费、服务型消费。
  ——“十四五”纲要对促进内需的重视程度较“十三五”大幅提高,并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活动,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的贸易形式。“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纲要)对促进内需的重视程度较“十三五”大幅提高,首次对内需单独成篇,不同于以往将消费、内需融入多个章节的做法。提出“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全面促进消费”等主要纲领,并在多个消费场景提出具体措施,对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政策体系、如何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并为全面促进消费提出了具体的场景,并在传统场景之外增添了互联网线上、海外仓等新型消费领域。

  医疗:创新药、高端医疗设备、医疗服务全面开花。
  “十四五”阶段,医疗领域将由“十三五”的基础保障向高端的研发和医疗服务的提升升级,对医疗领域的多个子版块均有涉及,而“十三五”局限于创新药,医疗器械也仅在食品医药安全板块有所提及。政策层面+业绩层面,均看好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等高端医疗领域投资机遇。

  农业:全面提质,首提增强农业生产能力。
  “十四五”期间农业生产水平由“十三五”的保障转为提质,新增对多个农业生产领域的描述,如农业机械研发、种质资源保护、动物防疫和病虫害防治等。“十四五”对农业表述的重点在生产的综合性、科技力和智能化,这意味着农业在社会生产中不只是基础的粮食保障,也可以成为国家综合性的科技产业。具有国际科技竞争实力、生产体系完善的农业企业可能是未来农业领域的投资主线。


上一篇:重磅解读!“十四五”规划纲要12大要点

下一篇:长三角一体化升级 十四五锚定科技和产业创新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