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以“产业”和“生态宜居”为例

        2018年2月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与以往相比对农村重视程度更高, 相关措施更加全面具体、细致。从经济发展史上来看, 任何国家要想成为发达国家, 必须有乡村的同步发展作为依托或作为基础, 发展工业的同时注重乡村建设。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 推进“厕所革命”促进农村移风易俗,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科学制定规划,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我国目前的现状, 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乡收入差距大。虽然沿海发达城市周边地区的农村与城市发展基本没有区别了, 但许多地区的乡村发展还比较落后, 需要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比如通过修缮房屋, 建造厨房、厕所、澡堂、公路, 改良农作物种植等, 改善农村的基本面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水。
 
        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 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 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命脉, 加快水利建设步伐, 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水利是现代农业的首要条件, 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支撑, 是改善生态环境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 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五个目标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一个都不能少。
 
        首先, 产业兴旺需要水利。农作物对水的需求要靠水利设施来调控, 如果水利设施不通畅, 农作物的灌溉就会有时多有时少, 旱时得不到浇灌涝时得不到排放, 收成就会减产或绝收, 关乎民生最根本的粮食就会受到威胁, 兴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当是首要任务。
 
        其次, 生态宜居需要水利。清垃圾, 通畅水, 改厕所, 这里的水利起关键性作用, 水在农村的美好生活中所占的分量极大, 发挥的作用也极大。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运行, 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排水量逐渐增大, 但全省多数农村没有相应的生活污水排放及处理设施, 不少村镇的生活污水都是未经处理随意倾倒, 有的甚至直接排放到河流, 不仅不利于生态环境和水肥资源利用, 还会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影响人民的健康安全。全省村镇数量多, 规模小, 分布散, 地形杂, 所以污水难以集中处理, 且农村技术力量薄弱, 现有的城市雨污水处理技术运行管理模式也不适合在农村推广应用。因此, 针对农村排水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研究适合农村的排水治理模式和工艺, 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排水和污水资源化利用试点工程建设, 既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重要举措, 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目前针对全省首批进行排水处理试点的村庄采用的排水治理模式主要有三种, 分别为:排水管网+厌氧池+人工湿地+蓄水池+灌溉系统模式、排水管网+人工湿地+蓄水池+灌溉系统模式、排水管网+土地系统处理模式。解决农村排水问题的同时也要和农业灌溉用水相结合, 充分利用中水, 让资源能再利用。把我们的乡村建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第三, 乡风文明需要水利。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当前, 农村土地多数还是分散于农户个体种植, 灌溉时, 由于上下游水位高低不同, 水渠畅通和水量不足等问题, 再加之不同地块分属不同农户, 会发生争夺水源的问题, 搞好水利就能从源头上解决这样的矛盾, 否则就不利于农村的和谐, 当然也不利于乡风文明, 也就不能体现“水利万物而不争”的真正主旨思想。
 
        第四, 治理有效需要水利。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 其中水利作用最大, 河流湖泊水通过水系连通, 确保耕地草原和森林休养生息, 科学划定江河湖限捕、禁捕区域, 清淤整治农村河塘, 修复水生态, 解决水利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 对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第五, 生活富裕需要水利。乡村的衣食住行处处离不开水利的支持, 解决农村的主要矛盾需要水利, 水利能提供农村美好生活的需要, 与振兴乡村战略中生活富裕是一致的。农业生产如果不兴旺, 生态如果不宜居, 乡风如果不文明, 水域治理如果不达标准, 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富裕目标的实现就将是一句空话。
 
        水利先行, 现阶段资金筹措采取“省级补助, 市、县两级政府自筹”的方式。筹措配套资金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和企业挂钩帮扶支持, 鼓励有稳定经济收入的村镇自我投入。也可借鉴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涂家垴镇张远村的内置金融模式, 突破农村组织低效、金融无效这个长期制约农村发展和治理现代化的双重瓶颈, 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 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及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把水利工作做到实处, 加快水利建设步伐, 在发展乡村大战略中充分发挥水利的积极作用, 实现“景美、户富、人和”的美丽中国画卷。(作者:刘志玲)
 

上一篇:统一战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优势、路径

下一篇:浙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生态逻辑与路径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