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最近发展特色小镇已经成为了我国城乡规划的热点名词。特色小镇最早由浙江省提出。是浙江省基于对产业转型发展,破除城乡二 元化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求而提出“以新理念、新机制、 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发展政策。2016年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培育特色小镇工作,到2020年将培育1000个 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 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此后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和 规划力推特色小镇,一时间特色小镇遍布大江南北。
二、特色小镇的优势
1.破除城乡二元化结构。目前我国的城乡二元化结构依然突出, 集中表现在城市无论在产业集聚、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人口聚集、 经济发展、科教文化等方面远远强于乡村地区。大力发展特色小城 镇,有助于发展特色小镇经济产业,提高小镇经济发展能力,带动小 城镇及小城镇周边的居民就地就业、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同时特色 小镇的发展对于我国城市群及城市群级别分布具有较强的补充作用。 目前我国城市呈现出特大城市部分均匀,但中小城市数量明显不足的 现状。这一结构特点限制了城市群的合理发展。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尤 其是小城镇对城市群发展具有良好的补充作用。
2.转型新产业,提升周边产业带动作用。特色小镇的产业选择并 不是“一哄而上”的求大求全,而是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个优势产业, 进行培育升级发展壮大。传统的产业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或多 或少出现不同的适应性问题,急需转型发展。特色小镇的产业就是在 原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创新,发展拓展,辅以相关产业配套 及服务配套。承载的产业通常更具创新性,使得原来单一落后的产业 改造成基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同时依托新的有特色的产业,拓展产业 链条,形成产业规模,提高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业,为大量农村人 口城镇化提供体面的工作机会。
3.提高人居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特色小镇建设的根本落脚点是 为广大乡镇居民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长久以来,我国乡镇地区的基 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历史欠账较多。大力发展 特色小镇特色产业,就是要以发展产业为契机,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设施进行大力的先期投入,让整个特色小镇达到生活便利,环境优 美,建筑外观形式优美,功能布局合理的人居空间,大大提高小镇居 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品味,从而增强小镇居民的归属感, 真正使得这部分居民能够就近市民化,体面的市民化。实现小镇的经 济、产业、文化、环境的有机融合。
三、大力发展特色小镇需注意的问题
1.控制规模,集约打造。特色小镇面积一般在3平方公里左右, 核心建设区域约为1平方公里,总投资大概在50亿左右。可以看出特 色小镇的规模是相对较小的,与以往城镇建设大拆大建的模式有根本 区别。规模的大小服从于三个原则:经济原则、需求原则、集约原则,不应一味的求大求新求异,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合理发展小镇 规模,严格控制土地利用,避免陷入土地财政的误区,造成浪费。只 有这样特色小镇才能利用充分资源,便于管理和调整产业策略,符合 集约化原则,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2.因地制宜,抓好产业特色。找准有特色的产业是建设特色小镇 的核心所在。由于特色小镇的规模限制,选择产业时应避免大而全, 而要特而强。目前特色小镇的标准是“一镇一业”,“一镇一特”。 首先,选择产业应该根据小镇自身情况和已有的优势产业找准特色产 业,尽量避免“凭空制造”新产业。其次找准特色产业之后,要对特 色产业的“特色”进行再加工,再润色。摒除特色产业落后、僵化、 陈旧的部分,发展、拓展、创新、融合让特色产业更加具有竞争力。 在选择产业时,要充分分析市场,避免“千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 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 性。最后在拓展产业宽度时,要注意产业间的有机融合,不应机械叠 加,不能“散而弱,要“聚而强”。拓展特色产业内涵时,注意三产 有机融合,注意环保、健康、旅游、时尚、研发、加工、销售、金融 方面的产业延伸。围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扩宽其产业内涵,延续 经济产业链。
3.保护好历史文化与生态环境。特色小镇是制度、产业、经济、 人文、环境、五位一体的小镇,缺一不可。开发培育特色小镇过程 中,往往容易重建设,轻环境,甚至由于各种原因会破坏自然资源, 让步于物质建设。在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尤其是以加工制造 业为主的特色小镇,要坚持建设与保护环境并重,不能只重建设建 筑,轻视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小环境小空间的改造。其次在建设培育 过程中对小镇特有的历史景观风貌要格外的重视。对其具历史人文景 观风貌多加已利用,形成独有的特色,延续历史文脉。小空间的景观 设计、建筑风格、功能布局等应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有目的建设与 改造,使其能够形成小镇的风格特色,提升环境品质。
四、结语
特色小镇是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提出具有战略意义的城乡空间与发展解决方案。它在改善我国城乡二元化,补强中小城市发 展、改善创新原有落后产业,扩大农民就地就业,保持良好生态环境 与人文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它的核心是差异化、生活 化、小空间化,在建设过程中要重视长期效益,要有耐心,避免急功 近利,精工细作,以工匠精神打造百年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