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这一概念,酝酿至今热度不断上升,在微信指数中虽然搜索指数不及特色小镇,但热度增幅之快远非特色小镇可比。
一号文件为“田园综合体”留下了巨大的解读与实践空间,却没有更多可以依据的政策。市面上关于田园综合体的解读良莠不齐,有的甚至将关于特色小镇的解读以及国外发展休闲农业的案例套用在“田园综合体”之上,难免误导大众。
为此中机院只摘录了众多解读中有理有据的见解,供农旅同仁探讨、交流。
一、田园综合体的内涵
厘清田园综合体的定义,要注意两个方面:
第一是关于主体的定义,它强调要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农民能够充分参与和受益;
第二是在产业内容上是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三个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一)循环农业就是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废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
(二)创意农业是以审美体验、农事体验为主题,具有养生、养美、体验品味的功能和快乐,提供给在快节奏工作中的人放松的地方,增添被高楼大厦包裹外的乐趣,目的是让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企业增效、城市增辉。
其借助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有效地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
(三)农事体验就是休闲农业中将农业生产、自然生态、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变成商品出售,城市居民则通过身临其境地体验农业、农村资源,满足其愉悦身心的需求。
二、田园综合体的组成
田园综合体主张以一种可以让企业参与、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创新城乡发展,形成产业变革、带来社会发展,重塑中国乡村的美丽田园。
打造田园综合体,应从景观吸引、休闲聚集、农业生产、居住发展、社区配套五个层面来考量。
1.景观吸引核: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所在
依托观赏型农田、瓜果园、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湿地风光区、水际风光区等等,使游人身临其境的感受田园风光和农业魅力。
2.休闲聚集区:为满足客源的各种需求而创造的综合产品体系
可以包括农家风情建筑(如庄园别墅、小木屋、传统民居等)、乡村风情活动场所(特色商街、主题演艺广场等)、垂钓区等。休闲聚集区使游人能够深入农村特色的生活空间,体验乡村风情活动,享受休闲农业带来的乐趣。
3.农业生产区:生产性主要功能部分
让游人认识农业生产全过程,在参与农事活动中充分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同时还可以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
4.居住发展带:城镇化主要功能部分
居住发展带是田园综合体迈向城镇化结构的重要支撑。通过产业融合与产业聚集,形成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以此建设居住社区,构建了城镇化的核心基础。
5.社区配套网:城镇化支撑功能
服务于农业、休闲产业的金融、医疗、教育、商业等等,我们称为产业配套,由此形成产城一体的公共配套网络。
三、田园综合体的前景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专门强调了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方面的问题,其中提出:
要完善新增建设用地的保障机制,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
文件也明确规定,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严禁违规违法开发房地产或建私人会所。
另外,从中央一号文件可以看出,中央前所未有将产业园区作为农业发展升级的重要载体和强力抓手,未来一段时间,"农业+园区"无疑将大有可为。
与现在市面上主流的产业园不同,"农业+园区"会更强调将农业链条做深做透,未来会囊括进科技、健康、旅游、养老、创意、休闲、文化、会展、培训、检测、加工、电商、贸易、物流、金融等丰富多元的维度,非常具有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