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国通航产业现有规模而言做市场不如培育市场

就中国通航产业现有规模而言做市场不如培育市场        做市场不如培育市场。就中国通航产业现有规模而言,特定市场需求还未被开发,企业数量却相对较多,各家企业纷纷抢夺原有相对较为稳定、增量有限的工、农业作业和培训市场。市场规模没变,企业数量却激增,这是我们目前应该直视的问题。企业数量增长后,用于支持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从哪里来?挖!这一挖,给本来底子就弱的通航市场又带来一记重锤。归根结底,现如今中国通航业最大的问题是:培育市场。这是地方政府、各级管理部门都应重视并需要花心思解决的问题。
 
        当前,中国通航发展状况与趋势令人担忧。回看当年北海楼市、几年前的光伏产业、现在各地方政府扶持的无人机产业园、通航产业园等等,归根结底,主要问题还是在市场。这绝不是直接可以进入、有无市场和如何打造市场的问题。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制定市场规则,核心是如何构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市场的扶持也应该是对市场环境的维护。以此出发,就要分清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职责,政府直接参与市场运作是十分危险的。
 
        当然,这其中有些的确不是传统的市场职能,而是需要政府提供服务的部分,但政府又不能参与运营。这就需要采用运营执照、市场经营权招标管理等有效的市场化手段。从台湾离岛短途运输的例子来看,通过严格的十年经营权招标,在测算好政府服务所需要提供的补贴标准后,管理部门通过招标营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控制降低了成本。同时,通过营造的局部市场规则也保护了企业利益,十年经营权的市场规则坚定了企业投入培育开发市场的决心。以短途运输为例,没有长期市场经营权的保障,企业如何投入市场开发?没有清晰的政府职责的市场化补贴规则,如何期待企业长期赔钱提供航空运输服务?农业航化作业也是如此。有些地方政府保护当地企业,遏制了竞争,农户丧失了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所带来的更好的服务品质和更优惠的价格。
 
        政府责任重大并不体现在市场的打造或产业园的扶植,而应体现在科学市场规则的制定,不科学的市场规则会扼杀市场环境。以医药价格为例,企业可以用极低的价格中标准入,但中标后基本不保障供应,扼杀了别的企业提供市场服务的机会。这是因为“市场”规则没有公平的约束条件。台湾离岛短途运输就规定了中标企业必须提供的航班座位密度等相应指标。航化作业,也应制定同样的质量要求、作业效果的标准和约束机制。
 
        一味地搞低价中标,对违背市场规则、破坏客户利益的经营者没有约束,这是地方政府职能的缺位。政府部门有时没有能力去管的很专业、很仔细。这就需要通过授权专业的产业、商业协会的资源来实现。当然,政府部门也要合理约束与管理这些协会,防止不公平竞争和对市场的垄断。
 
        虽然中国国企是个比较特殊的现象,但企业就是企业,它不能手握国家赋予的优先政策享有额外市场特权。很多市场应对所有企业同等开放。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发动机战争,通过合理的市场竞争,政府采购成本大幅降低,发动机产品性能明显提升,维修成本也大幅降低。当然,政府部门也应合理的扶持市场发展,尼泊尔的短途运输飞机起降还拥有一定的优先权就体现了政府的扶持政策。
 
        政府如何约束资源型非市场化的机场服务收费,并有效降低还未成熟的运营企业成本、投入基础设施,扩大企业市场空间?就内蒙通航最早的根河、海拉尔航线来讲,由于根河机场的设备条件,目视飞行条件导致遣派可靠性低,乘客无法依赖安全、舒适、快捷的航空交通方式出行。当地长途车每天下午3点半到4点以后就停运,航空运输本应可以进入这块市场,但因受机场设备条件限制无法实现。以上地区冬季受大雪影响,5、6个小时的唯一出行方式长途汽车也会有时停运。航空短途运输由于机场冬季关闭也无法提供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百姓的出行问题该如何解决,应该是政府如何调配社会资源,营造一定条件下的市场环境的问题了?
 
        农林作业方面,高效专业化的固定翼航化作业跨区批准难度不仅提高了成本,更关键的是延误了农时,直接导致作业低效、零散、质量无法保证的各种野蛮作业方式迅速占领市场。这一点,从今年作业季后河南农户对野蛮作业后效果的控诉就能一探问题的严重性。这正是不合理的超低价格,导致部分企业的诚信缺失,弄虚作假的恶果。在这种野蛮、没有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哪个企业会有动力提升能力、升级高效的设备?中国通用航空并不缺乏市场,但的确需要人们去精心维护、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上一篇:在全球制造业大军中,新疆制造产业将占据一席之地

下一篇:中机院专家对中国养老产业现状、模式以及政策的深入解读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