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也已经成为我国各地方政府主导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一、新材料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中机院在《2017-2021年中国新材料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具有战略意义。
新材料产业也已经成为我国各地方政府主导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新材料产业,既属于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和保障。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要真正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关键是要在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次数、安全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归根结底还是要提升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的性能,发现一种新的高性能储能材料。因此,新材料产业对于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新材料产业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等环节的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主要包括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几大类产品,其中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产能居世界前列。
 
  “十二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年均增速保持在25%左右,产业规模由2010年的6500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2万亿元左右。新材料产业关键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产品品种不断增加,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合材料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先进高分子材料和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的自给能力也不断提高。
 
  二、各区域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产业也已经成为我国各地方政府主导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的新材料产业已形成集群式的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东北、中西部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分布。
 
  环渤海地区拥有多家大型企业总部和重点科研院校,是国内科技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技术创新推动最为明显,在稀土功能材料、膜材料、高技术陶瓷、磁性材料和特种纤维等多个新材料领域具有较大的优势。
 
  长三角地区工业基础雄厚、交通物流便利、产业配套齐全,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基地数量最多的地区。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新兴化工等领域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珠三角地区的新材料产业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佛山等地,以外向出口型为主,新材料产业集中度高,下游产业拉动明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电子信息材料、改性工程塑料、陶瓷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优势。
 
  东北地区依托原有老工业基地奠定的传统材料基础,主要有以哈尔滨为中心的高性能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产业基地、以长春为核心的光电材料生产基地和以沈阳、大连为主的轻体节能镁质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集群。
 
  而中西部地区依托丰富的矿产与能源,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主要有内蒙古的稀土新材料,湖南、江西、广西的有色、稀土新材料和硬质合金材料,云南、贵州的稀贵金属新材料等。
 
  此外,中机院在《2017-2021年中国新材料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各地政府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纷纷设立了众多新材料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特色鲜明,发展向好。

上一篇:如何更好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机院

下一篇:如何解决难题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在线咨询 400-666-8495